时间: 2025-05-04 01: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28
探春令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雪梅风柳,弄金匀粉,峭寒犹浅。
又还近三五银蟾满。渐玉漏声初短。
尊前重约年时伴。拣灯词先按。
便直饶心似蛾儿撩乱。也有春风管。
雪中梅花和风中的柳树,似乎在调和着金色的粉末,虽然寒意依旧,但已不再那么深厚。
又到三五的日子,月亮已经满了。渐渐地,漏水的声音开始短促。
在酒杯前,重温约定,期待着来年相伴。先在灯下按词,
但心中却如同蛾子一般,被春风撩拨得纷乱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银蟾”即月亮,古时常用以比喻团圆和美好情感。诗中提到的“重约”则反映了人们对相聚的期盼和珍惜。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长,号清庵,南宋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文笔细腻。
创作背景: 《探春令》写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思索,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探春令》以雪梅、风柳为引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雪中的梅花与风中的柳树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也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氛围。接着提到的“银蟾满”,暗示着团圆与美好,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向往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漏声渐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珍贵的相聚时光,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尊前重约年时伴”中,诗人表现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而“拣灯词先按”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心似蛾儿撩乱”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春风的迷恋和心中纷乱的思绪,全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充满了对春天和相聚的期待。
逐句解析:
雪梅风柳,弄金匀粉,峭寒犹浅。
又还近三五银蟾满。
渐玉漏声初短。
尊前重约年时伴。
拣灯词先按。
便直饶心似蛾儿撩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团圆、友情的珍惜与期待,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面哪个意象象征春天的生机?
A. 雪梅
B. 风柳
C. 银蟾
D. 玉漏
诗中提到的“重约”指的是什么?
A. 期待相聚
B. 追忆往事
C. 春天的到来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探春令》和《春夜喜雨》,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夜喜雨》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变化,而《探春令》则注重情感的表达与期待。两者在诗风与主题上各具特色,互为补充。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