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2
卧病寄孟天炜郎中
数会诚不辞,暂离还相忆。
虽无膏肓虑,伏枕已旬日。
雨雪高楼上,阴沈病增剧。
不知湖中水,晴后添几尺?
日照花枝明,风吹柳条碧。
感此春事深,携壶想无及。
我几次真心不辞而别,暂时离开却又互相思念。
虽然没有病入膏肓的担忧,但我已在床上躺了十天。
雨雪覆盖着高楼,阴沉的天气使病情加重。
不知湖里的水,晴天后会增加几尺呢?
阳光照耀着花枝明亮,微风吹拂着柳条翠绿。
感受到这春天的情景如此深刻,我拿着壶想要饮酒却无从把握。
数会:多次见面。
诚不辞:真心不辞,表示对朋友的情义。
膏肓:指病重的部位,这里用来形容病情的严重。
伏枕:靠在枕头上,形容卧病在床。
雨雪高楼:形容天气恶劣。
阴沈:阴暗沉闷。
湖中水:指湖水的变化,象征自然的流转。
携壶想无及:想要把酒带去,却因病无法行动。
作者介绍:张昱,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昱卧病期间,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春日美景的向往。诗中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在病中也不忘春的美好。
《卧病寄孟天炜郎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卧病期间对友人和春天的思念。诗的开头就点明了作者与孟天炜的深厚情谊,尽管因病而暂时分离,但心中却对彼此的牵挂依旧。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病中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绪,雨雪交加的天气不仅让人感到寒冷,也加重了他的病痛。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尤其是“日照花枝明,风吹柳条碧”,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与诗人病中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此时,作者用“携壶想无及”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病中的孤独与春天的美好形成强烈对比;使用了意象如“雨雪”、“湖水”、“花枝”、“柳条”,营造出自然与情感交融的氛围。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病中思友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膏肓”指的是:
A. 病重的部位
B. 温暖的春天
C. 朋友的牵挂
诗人对春天的描写主要表现在哪几句?
A. 雨雪高楼上
B. 日照花枝明,风吹柳条碧
C. 数会诚不辞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
B. 对病痛的抱怨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