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27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月亮化成五条白龙,翻飞在九天之上。
胡人的沙尘惊动了北海,闪电扫过了洛阳的河川。
敌人的箭雨如同暴风骤雨,宫阙摇摇欲坠,皇帝也不得不迁移。
英王接受了庙略的权谋,掌握着清理南方的权杖。
云旗卷起海上的雪花,金戟在江面上如烟雾弥漫。
成千上万的人聚散不定,起伏变化在一位贤者的指引下。
霜台上降下众多的英才,水国向我们奉上戎装的旃旗。
绣衣盛开宴席上的谈话,天人借助楼船畅游。
就像登上黄金台,遥远拜谒紫霞仙人。
隐身在蓬草之下,冥冥之中已经四十年。
谁能知道草间之人,腰间藏有龙泉剑。
浮云在一次决战中,誓言要清理幽燕之地。
我愿和四位公子,静静地谈论金匮的篇章。
齐心协力感恩朝廷,不惜微薄的身体付出。
所希望的是旄头被灭,功成名就追随鲁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奔放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以抒怀、叙事、咏景为主,极具个性和才情。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写于唐代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与外敌的斗争频繁,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既是对战斗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古诗,展现了李白超凡脱俗的才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诗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战斗的思考与对人事的关注。开篇的“月化五白龙”用明亮的月光和白龙的形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画面,仿佛在预示着即将来临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战争,胡沙、虏箭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国家危机的紧迫感。李白在这其中并未抒发个人的苦闷,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舞台,传达了对抗击敌人的紧迫感。诗的后半部分,李白不仅表达了与同僚之间的友谊与共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和理想,愿意为国家的安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战争的悲愤,又有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个诗人的宽广胸怀和深邃思考。整首诗兼具了豪情与细腻,展现了李白的个性魅力和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英雄的赞美,体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与对战斗的深思。他不仅关心历史的变迁,也渴望未来的安定,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选择题:李白在诗中用什么意象象征力量?
A. 月
B. 白龙
C. 金戟
D. 虏箭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齐心戴朝恩”是在表达__。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