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4:27
悲歌行
——李白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
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
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
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
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
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
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
凤凰不至河无图,
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
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
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
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
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
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
莫谩白首为儒生。
悲哀啊,悲哀啊。
主人有酒不必再斟,
请听我一曲悲歌吟唱。
悲歌不吟还不笑,
天下无人知我心情。
你有几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声与酒乐相得益彰,
一杯酒胜过千斤黄金。
悲哀啊,悲哀啊。
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也终不能守。
富贵百年能有多少,
生死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在坟上啼月,
且须一饮尽杯中酒。
悲哀啊,悲哀啊。
凤凰不至河无图,
微子离去成了箕子奴。
汉帝不再记得李将军,
楚王放弃了屈大夫。
悲哀啊,悲哀啊。
秦家李斯早已悔恨,
虚名终究是身外物。
范子何曾眷恋五湖,
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个人用,
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愿干万乘之国,
卜式未必穷究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
莫要枉费白首为儒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奔放的个性著称。
《悲歌行》创作于李白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在官场失意,内心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中表达了对人世繁华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体现了李白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悲歌行》是一首充满了深厚情感与哲理的诗篇,诗人通过对酒的吟唱与琴声的交融,传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悲哀。诗中反复提到的“悲来乎”,不仅是对自身感情的宣泄,更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李白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富贵荣华的短暂与虚幻,强调了人生的无常。
诗中提到“金玉满堂应不守”,表现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而“死生一度人皆有”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认知。孤猿啼月的意象,以及后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沉思。
整首诗在音乐性上也极为突出,琴声与酒意的交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最终,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李白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同时也对后世读者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在物质繁华的背后,真正值得珍视的是什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体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悲歌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千钧金”是指什么?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孤猿”象征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白的《悲歌行》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家国情怀的结合,展现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