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35
《哭晁卿衡》
作者:李白 〔唐代〕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卿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晁卿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提到晁卿衡离开了帝都,准备出征,帆船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摇曳,类似于一片孤独的叶子在水面漂流。接着,诗人感慨明月不再归来,像是沉入了碧海之中,而白云的愁苦则弥漫在苍梧山上,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忧伤。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的个性和出众的才华,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风多变,既有壮丽的山河气势,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受后人喜爱。
《哭晁卿衡》创作于李白与晁卿衡的离别之际。晁卿衡是一位杰出的友人,李白对他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忧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白对友人的思念,也传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哭晁卿衡》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李白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提到晁卿衡辞别帝都,立刻引发了读者对离别的共鸣。接下来的意象交织,将孤帆、明月与白云融入一幅愁苦的画面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既是对友人去向的忧虑,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明月象征着希望,而“沉碧海”则代表着失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无奈感。最后一句“白云愁色满苍梧”,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苍梧山的愁苦映衬自己的心境,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凄美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李白对晁卿衡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对友谊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与忧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日本晁卿辞帝都”中“晁卿”指的是谁?
“明月不归沉碧海”中的“沉碧海”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