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5:39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
在丛林中小径开辟,穿行时白天显得寒冷。
幽深的舍宇草木茂盛,茶水煮得快竹子干得利。
傍晚的雨水让人想入眠,禅心少有言语的端绪。
频繁来访觉得无所事事,整天坐着互相观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整体意境体现了禅宗思想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为特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写于周贺访友于禅院时,诗中描绘的环境和心境,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理的思考。
《题昼公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院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与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丛木开风径”引入环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过从白昼寒”则反映出白天的寒冷与孤寂,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着,通过“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干”描绘了禅院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种简单而清淡的生活状态。
“夕雨生眠兴”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面对雨水的惬意与安宁,进一步深化了禅意,突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最后两句“频来觉无事,尽日坐相看”,则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表明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体现出周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丛木开风径”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树林
C) 繁华的集市
D) 荒凉的沙漠
“夕雨生眠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惬意
C) 愤怒
D) 恐惧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禅心与宁静
C) 战争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王维在《鹿柴》中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鸣声”表现出一种独处的意境,而周贺在《题昼公院》则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