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

时间: 2025-05-10 10:30:27

诗句

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

算程淮邑远,起帐夕阳曛。

瀑浪行时漱,边笳语次闻。

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27

原文展示:

送陆判官防秋(一作送防秋人)

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
算程淮邑远,起帐夕阳曛。
瀑浪行时漱,边笳语次闻。
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

白话文翻译:

我骑着马在无尽的路上行走,三年来追随大军。
计算着淮水和邑城的距离,傍晚时分在夕阳下搭起帐篷。
在奔涌的瀑布声中洗漱,耳边时不时传来边塞的号角声。
我希望能将书信送出去,应该能送到碛东的云头。

注释:

  • 匹马:一匹马,指独自骑马。
  • 无穷地:形容路途遥远,无尽无休。
  • 逐大军:跟随大军,参与军事行动。
  • 算程:计算行程,估算路程。
  • 淮邑:指淮水流域的城市,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 起帐:搭起帐篷,安营扎寨。
  • 夕阳曛:夕阳的余晖,天色渐暗。
  • 瀑浪行时漱:在瀑布的波浪中洗涮,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
  • 边笳:边塞的号角,古代军中用的乐器,常用于传递信号。
  • 书札:信件,书信。
  • 碛东云:指沙漠东边的云,象征远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多,主要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战争、离别和自然景观的敏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送陆判官防秋》写于唐代的战乱时期,诗人送别陆判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战争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陆判官防秋》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战争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祝福。首句“匹马无穷地”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孤独的旅程感,给人一种漫长而孤寂的想象。接下来的“算程淮邑远”,则引入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淮水与邑城的遥远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起帐夕阳曛”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安营扎寨,夕阳映衬下的士兵们,让人感受到一丝宁静与美好,但又不免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接着的“瀑浪行时漱”,则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战争与人生中,仍需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最后一句“要传书札去,应到碛东云”,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虽然身在战场,心中却对友人的关怀从未减少。整首诗在离别与思念之间游走,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脆弱与坚韧,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匹马无穷地:描绘诗人独自骑马的孤独状态,暗示旅途之艰辛。
  2. 三年逐大军:时间的积累与对大军的追随,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无尽。
  3. 算程淮邑远:表明了诗人对距离的思考,淮水与邑城的遥远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4. 起帐夕阳曛:描绘了安营的场景,夕阳的余晖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5. 瀑浪行时漱:与自然亲密接触,表现出一种洗净心灵的渴望。
  6. 边笳语次闻:边塞的号角声传入耳中,暗示着战争的紧迫感。
  7. 要传书札去:表达了诗人期望将思念传递的愿望。
  8. 应到碛东云:希望书信能够顺利到达远方,象征着友谊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无穷,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匹马无穷地,三年逐大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瀑浪”仿佛在与人对话,增添了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与自然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忧伤与对友人的祝福。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孤独与旅途的艰辛。
  2.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希望与结束。
  3. 瀑浪: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清澈的心灵。
  4. 书札: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5. :象征着远方与希望,也暗示着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邑”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淮水流域的城市
    • B. 江南的城市
    • C. 西北边境
    • D. 中原地区
  2. “匹马无穷地”中的“无穷”表达了什么?

    • A. 旅途的短暂
    • B. 旅途的漫长与孤独
    • C. 旅途的快乐
    • D. 旅途的目的
  3. 诗中提到的“夕阳曛”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清晨的阳光
    • B. 傍晚的日落
    • C. 中午的烈日
    • D. 夜晚的星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周贺的《送陆判官防秋》更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情感,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壮丽景象的描绘。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特征,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自主 满江红 寿徐少傅 满江红 述怀 满江红 怀贡三 满江红 其二 登榕城戍楼作 满江红 满江红 和锡鬯吴大帝庙下作 满江红 咏灯 满江红 题钓台 君房侯霸字也。子陵有 君房 满江红 示妇 中州乐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眠花醉柳 将功抵罪 牛字旁的字 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趼的词语有哪些 扎根串连 单人旁的字 闹翻天 人民公社 风树之悲 小妻 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说谎调皮 金镜 弃如敝屣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