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寄全椒山中道士》

时间: 2025-05-05 15:44:36

寄全椒山中道士

诗句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36

原文展示: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白话文翻译:

今晨在郡衙感到寒冷,
忽然想起那位在山中隐居的朋友。
山涧底下绑着荆条和柴火,
他归来后可以用来煮白石。
我想拿一瓢酒,
远远地慰藉他在风雨中的孤独。
满山的落叶飘散,
我该到哪里去寻找他的足迹呢?

注释:

  • 郡斋:指的是官府的书房或书斋,在这里指作者所处的官府环境。
  • 束荆薪:荆条和柴火相绑,表示山中道士的生活状态。
  • 白石:可能指用石头煮水,寓意简单朴素的生活。
  • 瓢酒:指用瓢盛的酒,象征友情和情感的寄托。
  • 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隐含了隐士文化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道士通常被视为隐逸者,追求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道士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五言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其诗作常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且具有较高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郡衙的冷清环境中,思念在山中隐居的道士,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清寂的情感。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今朝郡斋冷”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忽念山中客”则将情感的焦点转向远方的道士,突显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描绘了道士在山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情景,表现出一种简朴而又宁静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反映了道士的隐逸精神,也与诗人内心渴望逃离尘世喧嚣的心情相呼应。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则是诗人希望通过酒来慰藉道士的孤寂,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道士生活的理解。最后两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无限思索和寻找,隐含着对生命和友谊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人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隐逸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朝郡斋冷:描述了清晨的寒冷,暗示内心的孤独。
  2. 忽念山中客:突然想起隐居在山中的朋友,表达思念之情。
  3. 涧底束荆薪:描绘道士的生活,简单朴素。
  4. 归来煮白石:表现道士的生活状态,同时象征自给自足。
  5. 欲持一瓢酒:想通过酒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6. 远慰风雨夕:希望在风雨的傍晚给道士以安慰。
  7. 落叶满空山: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时间的流逝。
  8. 何处寻行迹:表达对道士的寻觅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喝酒”比作对友谊的寄托。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如“落叶”、“荆薪”等,富有象征意义,传达出孤独与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郡斋:象征官场的冷漠与孤独。
  • 山中客:道士,象征隐逸与自由。
  • 荆薪:象征自然与生活的朴素。
  • 白石:象征简单的生活方式。
  • 落叶: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属于哪种诗体? A. 绝句
    B. 律诗
    C. 古诗
    D. 现代诗

  2. 诗中“欲持一瓢酒”的意思是? A. 想喝酒
    B. 想寄托友情
    C. 想酿酒
    D. 想买酒

  3. “落叶满空山”表达了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对道士的思念
    C. 对生命的感慨
    D. 所有选项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 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但更倾向于豪放和洒脱的情感。

粗略解读:

韦应物的作品与王维、李白的诗歌在主题上相似,但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韦应物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浣花草堂 满江红 寿赴安人 满江红 中秋 满江红 用李廷弼留别韵 满江红五首 其二 满江红 秋日西湄,次顾庵江村韵。 满江红 咏雪 满江红·睡起纱窗 满江红 其一 谢孟使君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鸢飞戾天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意兴盎然 卑辞重币 涤地无类 包含戏的成语 十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同旁内角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氏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几将 磨砥刻厉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蚊虻过耳 著作权 见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