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7:22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唐代〕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幽静的情思没有尽头,这里去往何处随缘而定。
晚风吹动着我的小舟,花香的道路引入溪口。
夜幕降临,游船转入西边的山谷,
远隔山岭,我仰望南斗星。
潭水的烟雾轻轻飘散,林间的月光低垂在身后。
生活的事物就这样随处弥漫,我愿意成为一个持竿垂钓的老人。
綦毋潜,唐代诗人,字子潜,号无虑,生于唐玄宗时期。他在诗歌创作中多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情感。
《春泛若耶溪》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诗人以春水为背景,抒发了自得其乐的情怀。
《春泛若耶溪》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开篇“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和随缘的态度,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游船的画面。晚风轻拂,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则展示了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思考,诗人仰望南斗星,似乎在思索人生的方向。
最后两句“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在意境上更显得朦胧而梦幻,潭水的烟雾和月光的低垂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愿为持竿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安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幽意无断绝”是什么意思?
A. 情感的尽头
B. 情感的绵延不绝
C. 自然的幽静
D. 生活的琐事
“愿为持竿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渴望繁华
B. 渴望安静的生活
C. 渴望旅行
D. 渴望事业成功
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 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 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 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 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