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8:40
原文展示:
曹太尉西征 石延年 〔宋代〕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白话文翻译:
仁慈的将领虽然无敌,但国家的军队仍然需要出征。 独自骑着金厩中的骏马,统领着铁甲的士兵。 傍晚时分,关河上弥漫着肃杀之气,晴朗的部落上空升起炊烟。 秋天的旗帜在火光中闪耀,夜晚的江面上横着甲胄的光芒。 士兵们高兴地敲击着战鼓,敌人听到后方的钲声感到疑惑。 无私的行为如同及时的雨水,不杀戮才是天意。 在前方,谁敢抗拒,那些堂堂正正的敌人自然会倾覆。 寒冷越过了博望塞,春天在隗嚣城举行宴会。 外来的使者使敌人的心屈服,旁助帝王的道路平坦。 将军归来如同画像中的英雄,为了赞美学习班生。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字曼卿,宋代诗人,以文采著称,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曹太尉西征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将领的仁慈。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为了赞颂曹太尉的军事才能和仁慈之心,以及他在西征中的英勇表现。诗中通过描绘军队的壮观场面和将领的仁慈形象,表达了对曹太尉的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浑的语言,描绘了曹太尉西征的壮丽场面。诗中“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展现了将领的威武形象,而“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则体现了其仁慈之心。全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太尉西征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将领的仁慈,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独乘金厩马”中的“金厩马”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马 B. 皇家马厩中的骏马 C. 铁甲的士兵 D. 秋天的旗帜 答案:B
诗中“无私乃时雨”中的“时雨”比喻什么? A. 及时的雨水 B. 无私的行为 C. 战争的胜利 D. 和平的向往 答案:B
诗中“堂堂彼自倾”中的“堂堂”形容什么? A. 敌人的气势 B. 将领的威武 C. 军队的强大 D. 和平的日常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