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寻人不遇

《寻人不遇》

时间: 2025-05-10 09:06:41

诗句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

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6:41

原文展示: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
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有人到扬州,吹着箫曲,回忆起往日的游乐。
可是来的人多,却见不到我想见的人,难道他是在那迷人的楼阁上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说:听说。
  • 扬州:古时一座繁华的城市,以风景秀丽和文化盛名著称。
  • 吹箫:演奏箫,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
  • 旧游:过去的游玩经历,带有怀旧之情。
  • 人来多不见:来的人很多,但我找不到想见的人。
  • 莫是:难道是。
  • 上迷楼:在那迷人的楼阁上,指代美丽的楼房,可能是聚会的地方。

典故解析: 扬州因其繁华与文化底蕴,被许多文人所向往,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以扬州为题材。诗中提到的“吹箫”,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息息相关,常常在山水之间,抑或楼台之上,借乐声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诗人,字阮籍,号秋水,著有《贾岛集》。他以苦吟著称,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风格婉约、清新。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寻人不遇》写于贾岛晚年,诗人因身处繁华的扬州,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此时,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寄托和对友谊的渴望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寻人不遇》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首句“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便点出了扬州的美好与繁华,立即引出诗人内心的怀旧与渴望。然而,接下来的“人来多不见”,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失落感,虽有众多游人,但心中所念之人却依然不可得。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扬州的美丽与热闹,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而“莫是上迷楼”更是引发读者的联想,迷楼象征着美好而又不可及的东西,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矛盾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通过“闻说”,引入了对扬州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往游乐的怀念。
  2. 人来多不见:对比扬州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3. 莫是上迷楼:引发对友人去向的猜测,暗示可能的失落与追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来多不见”与“莫是上迷楼”,形成呼应。
  • 隐喻:迷楼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理想,暗示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以及在繁华背后孤独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扬州:象征繁华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吹箫: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反映古人追求雅趣的生活态度。
  • 迷楼: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事物,代表诗人心中的失落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扬州
    C. 杭州

  2. 诗中的“吹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饮品

  3. 诗人对友人的感受是?
    A. 失落
    B. 开心
    C. 生气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贾岛的《寻人不遇》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贾岛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怀旧,而王维则将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更加直接和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贾岛诗集解读》

相关查询

咏史上·光武 咏史上·光武明帝 咏史上·武帝 儒家秋 咏史上·郭林宗 贺叔父为犹子成室 赠清叟行 和答友人 咏史上·光武祭遵 孟子·万物皆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燥子 余味回甘 瓦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羊田 争多论少 以一奉百 幾字旁的字 包含诸的词语有哪些 分斤较两 引而申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伙子 不识大体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