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27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贾岛 〔唐代〕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梅岭之上,感受到北风的寒冷,随着落日乘舟而去,远眺青山万里。在湘水静谧的环境中,猿声回荡,草色映衬着宽阔的洞庭湖。作者已经对人生的事务有了预见,心中只想持竿钓鱼,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仗工整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贾岛离开南巴之际,表达了他对好友苏台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孤独的山水画。开篇即以“人过梅岭上”点明地点,传达出一种寒冷的气候和即将离别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落日的孤舟象征着作者的孤独和即将踏上的旅程。远眺青山,既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又夹杂着对离别的惆怅。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广袤,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旅途孤单,身处喧嚣,内心仍可寻得一片宁静。最后一句“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面对纷扰,他选择以钓竿代替世俗的纷争,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淡泊名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洒脱与对知己的珍重,情感深邃而真挚,生动地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己的深情厚谊。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选择,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梅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寒冷
C. 自由
答案:B
“落日孤舟去”中的“孤舟”指代?
A. 友人
B. 诗人自己
C. 过去的时光
答案: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 vs. 王维
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山水的和谐美,贾岛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贾岛 vs. 孟浩然
孟浩然的诗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贾岛则在离别的情感上更为深刻,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