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11:04
蚍蜉占雨解移穴,
蟋蟀畏寒先近床。
我亦联屏为燠室,
一冬省火又宜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季中所处的环境。蚍蜉(即小蟹)因雨水而迁移洞穴,蟋蟀因为害怕寒冷而先往床边聚集。我也用屏风围起一个温暖的室内,这样整个冬天就能省去生火的麻烦,还能享受香气。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智慧,以及人类如何在寒冷的环境中寻求温暖和舒适。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爱国者。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和深沉著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东偏纸阁初成》写于南宋时期,那个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充满忧国忧民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宁静。首联“蚍蜉占雨解移穴”,展现了自然界的小生灵在恶劣天气中如何适应环境,透露出一种生存智慧。接下来的“蟋蟀畏寒先近床”,则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此时,蟋蟀的举动象征着人类对温暖和安全的渴望,表明在自然的严酷面前,无论是昆虫还是人类,皆需寻找避难所。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自述“我亦联屏为燠室”,通过屏风的设置,营造出一个温暖的空间,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从容与安逸。最后一句“一冬省火又宜香”则传达出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既节省了生火的麻烦,又能享受香气。这种细腻的生活观察和对自然的感悟,使得整首诗在简朴的表面下,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寻找生活温暖和内心宁静的态度,隐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蚍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智慧
B. 适应能力
C. 美好生活
答案:B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营造了冬天的温暖?
A. 生火
B. 联屏
C. 移穴
答案:B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寻找生活的温暖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B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关系。陆游的《东偏纸阁初成》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温暖,而杜甫的诗作则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与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