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嘉兴寒食

《嘉兴寒食》

时间: 2025-04-26 15:41:09

诗句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1:09

原文展示: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白话文翻译: 在嘉兴城外遇到了寒食节,夕阳下家家户户扫墓归来。 只有县衙前的苏小小墓,没有人来送纸钱。

注释:

  • 嘉兴:地名,今浙江省嘉兴市。
  • 郭里:城外。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传统节日,有扫墓习俗。
  • 拜扫:扫墓祭拜。
  • 县前:县衙门前。
  • 苏小小:南朝宋时期的女诗人,因其才情出众而闻名,后世常以其名代指才女。
  • 纸钱:祭祀时烧给亡灵的纸制钱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反映了社会对才女的忽视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寒食节是唐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有扫墓祭祖的习俗。诗中通过对比家家户户扫墓的热闹场景与苏小小墓前的冷清,表达了作者对才女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展现了社会对才女的忽视。诗中“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描绘了寒食节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扫墓归来,而“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则突出了苏小小墓前的冷清。这种对比手法,既表现了作者对苏小小的同情,也反映了社会对才女的冷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嘉兴郭里逢寒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嘉兴城外遇到了寒食节。
  2. “落日家家拜扫回”:描绘了寒食节扫墓的热闹场景,家家户户扫墓归来。
  3. “唯有县前苏小小”:突出了苏小小墓的位置,县衙门前。
  4. “无人送与纸钱来”:表达了苏小小墓前的冷清,没有人来送纸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家家户户扫墓的热闹与苏小小墓前的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
  • 意象:使用了“落日”、“家家拜扫”、“纸钱”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寒食节的扫墓习俗,反映了社会对才女的忽视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表达了作者对才女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家家拜扫:反映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和人们对祖先的敬仰。
  • 纸钱:象征着对亡灵的祭祀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小小”是指: A. 唐代女诗人 B. 南朝宋时期的女诗人 C. 唐代才女 D. 南朝宋时期的才女
  2. 诗中“无人送与纸钱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苏小小的同情 B. 对寒食节的喜爱 C. 对扫墓习俗的赞赏 D. 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答案: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清明》:通过清明节的扫墓习俗,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情感。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通过寒食节的野望,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牧《清明》与徐凝《嘉兴寒食》:两首诗都通过节日的扫墓习俗,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情感,但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而徐凝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才女命运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满江红 送陈正义绣使将指江闽 满江红 平调,题吕女士碧城集 满江红 题国声集,寄唐玉虬成都 满江红 哀仲礼 满江红 其十二 秋日广陵箫灵曦寄画册,赋此为谢 满江红 拟离情之什 满江红 写近况酬寄曹顾庵学士即用学士来韵 满江红·人似梅花 满江红·双鬓星星 满江红 题烛溪叔祖“蓬窗听雨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下灌溉 登峰造极 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绾的词语有哪些 涸思干虑 多元 韭字旁的字 伤时感事 条案 包含钥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胜败乃兵家常事 冰销叶散 魚字旁的字 宦族 兀字旁的字 认影为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