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时间: 2025-04-26 19:51:38

诗句

醉中眼缬自斓斑,天雨曼陀照玉盘。

一朵淡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须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38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醉中眼缬自斓斑,
天雨曼陀照玉盘。
一朵淡黄微拂掠,
鞓红魏紫不须看。

白话文翻译:

在醉意朦胧中,眼前的景色色彩斑斓;
细雨如丝,曼陀罗花映照着玉般的盘子。
一朵淡黄的牡丹轻轻拂过,
那些红色和紫色的花朵不必再去关注。

注释:

  • (xiè):编织的彩绸,这里指眼前的景色。
  • 曼陀(màn tuó):指曼陀罗花,通常与佛教有关。
  • 拂掠:轻轻掠过,形容花瓣轻柔的动作。
  • (tán):古代对马匹的称呼,常用来形容红色的花。

典故解析:

曼陀罗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佛教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超脱与宁静。此诗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其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游览太平寺时,观察牡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太平寺牡丹的盛景,特别是一朵淡黄的牡丹与周围色彩鲜艳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醉中眼缬”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醉意朦胧、超然的感受,仿佛在梦中游览花海。细雨轻轻洒落,给花朵增添了几分柔和的气息,曼陀罗花的映照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淡黄牡丹的出现,打破了红紫的喧嚣,令人在繁华中感受到一丝宁静。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醉中眼缬自斓斑”:醉意中,眼前的景色色彩斑斓,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美景的欣赏。
    • “天雨曼陀照玉盘”:细雨轻洒,曼陀罗花如同照耀着玉盘,渲染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氛围。
    • “一朵淡黄微拂掠”:一朵淡黄的牡丹轻轻掠过,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
    • “鞓红魏紫不须看”:周围的红色和紫色花朵显得无关紧要,诗人更倾心于那一抹淡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曼陀罗花比作照耀玉盘,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以及在繁华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淡黄牡丹:象征着独特与宁静。
    • 曼陀罗:象征着佛教的宁静与超脱。
    • 细雨:象征着生命的柔和与滋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鞓红
      • B. 淡黄牡丹
      • C. 曼陀罗
    2. 诗中“醉中眼缬自斓斑”的意思是?
      • A. 眼前色彩斑斓
      • B. 眼前一片昏暗
      • C. 眼前美丽的花朵
    3. 诗人认为观看哪一朵花更为重要?
      • A. 鞓红花
      • B. 魏紫花
      • C. 淡黄牡丹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的花卉描写,苏轼的写法更加内敛,关注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显豪放,强调外部的壮丽景象。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颜徒贫乐斋二首 次韵孙子实题少章寄寂斋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 其五 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 其三 杂诗七首 题刘将军雁二首 戏答宝胜甫长老颂 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 寄刘泗州 颐轩诗六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击竞 积德裕后 月结尾的成语 礷礰车 釒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车载斗量 痿痿羸羸 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拜恩私室 感忭 亠字旁的字 赉锡 虫字旁的字 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辽口 曲为之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