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3:44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
阿香真是健妇,夜半鼓行疾驱。
直恐南山破碎,绝怜窗纸枝梧。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日夜间大雷震的情景。阿香真是一位能干的妇女,夜半时分急忙赶路,生怕南山会被震裂,实在是心疼窗纸与窗外的梧桐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南山”可能借用古代山川象征,代表稳固的事物,而“窗纸”则象征脆弱和不堪一击的事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家庭安宁的关怀。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纯,号石湖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洪水、雷电等自然灾害频发。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现出对自然灾害的敬畏和对家庭安全的忧虑。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是一首具有鲜明个性和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大雷震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脆弱。开篇提到“阿香”,这位“健妇”形象生动,展示了女性的坚韧与勇敢。在夜半时分,她急促地行走,仿佛在与天地的力量抗争。诗人通过阿香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直恐南山破碎”一句,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感叹,也暗示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南山象征着坚固的力量,而雷震的威力使这一切都变得脆弱,显示了自然的不可预知与人类的无奈之感。
最后一句“绝怜窗纸枝梧”,则是将视角由宏大的自然景象缩回到微小的日常生活中,窗纸和梧桐树的脆弱,正是对安全和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珍惜。这种情感的转换,让整首诗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游刃有余,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家庭安宁的珍视,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阿香在诗中是怎样的角色?
A. 守护者
B. 受害者
C. 旁观者
“直恐南山破碎”中南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自然力量
B. 安全和稳定
C. 人类的脆弱
诗中所描绘的时间是?
A. 日间
B. 黄昏
C. 夜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范成大更倾向于通过个体情感展现对自然的恐惧,而李白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