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08
原文展示
故人经岁别,连日几封书。
不识江头路,仍迂长者车。
追参空幕府,牵挽到宾除。
太息交情薄,多公不我疏。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已经多年未见,最近几天收到了几封信。
不熟悉江边的路,依旧是弯弯曲曲的长者之车。
追随参访空荡荡的幕府,拉着我的马车到客厅。
不禁叹息,交情如此薄弱,许多公事却让我感到被冷落。
注释
- 故人:旧友,曾经相识的人。
- 经岁别:经过多年的离别。
- 连日几封书:最近几天收到的几封信件。
- 江头路:指江边的道路。
- 仍迂长者车:仍然是弯曲的老者的马车,表示路途的复杂。
- 追参:追随参访,表示对友人的重视。
- 空幕府:指空荡荡的官府,暗指无所作为的政治环境。
- 牵挽到宾除:拉着马车到客厅,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接待。
- 交情薄:感叹彼此的交情淡薄。
- 多公不我疏:很多公事让我感到被冷落,暗指朋友的疏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季常,号紫阳,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政治家,擅长词、诗,作品风格深情而婉约。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其与故人相别多年后,因收到多封书信而感慨,反映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诗中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对交情淡薄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关系的回顾,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开篇提到“故人经岁别”,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虽然相隔千里,诗人却收到了几封来信,这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对往昔友谊的怀念。然而,接着提到“不识江头路,仍迂长者车”,暗示了诗人对于路途的陌生和对彼此交往的生疏,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诗中提到“空幕府”,则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暗示着作者对于现实的不满与失落。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诗人感到交情的淡薄,“多公不我疏”更是对当时社交关系的一种无奈的自嘲。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谊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人经岁别:表达了与老朋友长时间的分离,设置了诗的情感基调。
- 连日几封书:暗示了对方仍在关心自己,然而这种关注却难掩内心的孤独。
- 不识江头路: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即使有书信的往来,彼此的了解却仍然不够。
- 仍迂长者车:形象地描绘了前往友人处的复杂路程,象征着交往的困难。
- 追参空幕府:表达对朋友的重视与对政治环境的无奈。
- 牵挽到宾除:拉着马车到客厅,体现出热情的接待,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 太息交情薄:感叹交情的薄弱,表达内心的失落。
- 多公不我疏:指责任与交往的矛盾,反映出交情的疏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故人”与“几封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路途的复杂比喻为“长者车”,形象化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反问:通过“多公不我疏”反映出内心的不满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复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意象分析
- 江头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 长者车:代表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空幕府:暗示着失落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故人经岁别”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B. 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 C. 表达对人生的无奈
- D. 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不识江头路”中的“江头路”暗指什么?
- A. 友人的住所
-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 人生的道路
- D. 诗人的旅行经历
-
诗中提到“多公不我疏”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政治的失望
- B. 对朋友的冷落
- C. 对生活的悲观
-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强调了对历史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强调了亲情与友情的交织,情感深沉。
- 苏轼的《水调歌头》:围绕月亮展开,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孝祥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