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8:47
已是人闲不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对月只应频举酒,临风何必更搔头。暝烟多处是神州。
已经是一个人悠闲地不划船了,我的心本来就不会被鸥鸟惊动。躺着看着惊涛拍岸,与天空相互浮动。面对明月应该频频举杯畅饮,临风时何必再去搔头。暮色中烟雾弥漫的地方就是我的神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西江,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山水描写上颇具造诣。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诗人常常借景抒情,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考。此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恬淡心境,反映出他对世事的超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浣溪沙》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远的哲理而著称。诗的开头两句“已是人闲不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悠闲的景象。诗人不再划船,身心放松,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他的内心如同平静的湖面,不会因外界的鸥鸟而惊扰,这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豁达。
接下来的句子“卧看骇浪与天浮”,诗人以“卧看”描绘了自己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仿佛在与惊涛骇浪和天际对话,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他的心境与自然的变化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
“对月只应频举酒,临风何必更搔头”,表达了诗人面对明月时的豪情与洒脱,举杯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不必因风而烦恼,展现出一种淡然自适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也恰恰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暝烟多处是神州”,将视野拓展至辽阔的中华大地,烟雾缭绕,暗示着对故土的情感与思念。整首诗在悠闲的氛围中,渗透着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超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思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得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鸥”象征着什么?
A. 宁静 B. 干扰 C. 理想
答案:B
“对月只应频举酒”中,诗人传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愁 B. 独处 C. 欢快
答案:C
诗人是如何看待自然的?
A. 随意 B. 亲近 C. 恐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张孝祥的风格更显洒脱,李清照则多了一份细腻与情感的流露。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