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0:38
傅银青挽词二首
名自乌台发,恩从凤沼深。
盐梅和众口,金玉比诚心。
澹泊平生事,弥留一病侵。
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
这首诗的意思是:
他的名声始于乌台之事,恩情源于凤沼之深。
盐和梅子调和众人的口味,金子和玉石比不上一颗真诚的心。
他一生淡泊名利,临终时却被病痛所侵扰。
留下的遗言没有遗憾,朝廷和百姓都为他流下了眼泪。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弟弟。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关注人性与社会,常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时事。
此诗作于苏辙对好友傅银青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其生前情谊与品德的追思,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名利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律诗的结构,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名自乌台发”的一句,触及了傅银青的名声背景,暗示了他在社会上的困境与挣扎。接着“恩从凤沼深”则表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体现了生命中真挚情感的重要性。诗中“盐梅和众口,金玉比诚心”以对比手法,强调了真诚的心灵远比物质财富来得珍贵,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澹泊平生事,弥留一病侵”则揭示了傅银青一生追求淡泊名利,最终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饱受病痛折磨的无奈。最后两句“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表现了虽然生命有限,但内心的无憾与社会对他的怀念,既有对友人的缅怀,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义深刻,展现了人性中真情与友情的可贵。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人性中的真诚与友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名利的思考,强调了心灵的价值高于物质的追求。
苏辙的“名自乌台发”是指什么事件?
“金玉比诚心”这句诗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涉及到人生的感悟,但苏辙更侧重于内心的沉思与友谊的珍贵,而李白则强调对人生的豪情与饮酒的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