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7:20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作者:苏辙
病肺秋深雾雨伤,
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
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
风霜渐近月方阳。
得诗闻道维摩病,
欲到毗耶言已忘。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深处的病痛与失落。诗人感到肺部不适,秋天的雾雨让他忧伤,虽然旧时的衣物和被褥带来些许清凉,但菊花却未能绽放。桂花酒和鹅儿的颜色似乎也显得无趣。草木似乎都知道今年是闰年,风霜渐渐逼近,而阳光正照耀着十月。诗人听闻维摩的病情,想要去毗耶与他相见,却已忘却了时间。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弟弟。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著称。苏辙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病中之时,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以及对秋季自然变化的敏感感受。诗中提到的“菊未开”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失落,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苏辙的《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全诗以病痛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秋季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开篇“病肺秋深雾雨伤”,既描述了秋天的气候,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情感的压抑与无奈随之而来。接着,诗人描绘了菊花未吐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停滞与未达成的愿望。
“桂酒鹅儿空自黄”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黄昏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草木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在“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中得以体现,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内心的孤独与伤感愈发加深。
最后两句“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则是对友人维摩的关心和对时光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即使在病痛中,仍希望能与友人相聚,却因病痛而感到遥不可及。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时光和友情的深刻反思,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自然景色、友谊的描写,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友情的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C. 对政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菊花金粟”指的是什么?
A. 桂花的颜色
B. 菊花的颜色
C. 雨水的颜色
“风霜渐近月方阳”中的“风霜”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生命的衰退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对生命、友谊和时光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