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9:33
海棠
作者:梅尧臣
江燕入朱合,海棠繁锦条。
醉生燕玉颊,瘦聚楚宫腰。
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
谁能共吹笛,树下想前朝。
燕子飞入红色的花丛中,海棠花开得如锦绣般繁盛。
醉意中,燕子在花间轻轻点缀着美丽的面颊,
纤细的腰身就像楚国宫女般柔美。
香气尚未散去,特别适合细心描绘。
谁能和我一起在树下吹笛,回想起昔日的美好时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海棠》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美景和海棠花的繁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美的追求。
《海棠》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春天的生机与海棠花的绚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江燕入朱合”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春日场景,燕子飞入红花丛中,仿佛为这幅春日的画卷增添了生气。接着,诗人借助“醉生燕玉颊”的意象,展现了美人在春色中的婀娜与娇媚,给人一种醉人的美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旧之情。“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一句“谁能共吹笛,树下想前朝”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渴望与知音共享这份美好,令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怀。
整首诗以海棠花为主线,融入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情之美的期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美丽 C. 忧伤
“江燕入朱合”中的“朱合”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丛 B. 翠绿色的草地 C. 蓝色的天空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