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3:24
冬涉春无雨,侵晨忽沛然。
燕曾知社後,雷未发声前。
细湿林花暗,轻沾土脉全。
看看一百五,风势莫狂颠。
这首诗写道,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却没有下雨,清晨忽然下起了大雨。燕子在社日之后就已经知道要下雨了,雷声尚未响起。细雨湿润了林中的花朵,轻轻地打湿了泥土的根脉。看着雨势渐渐增大,风也没有狂暴地吹动。
“燕曾知社后”暗含春燕归来的意象,燕子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寓意着农事的开始。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岩,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071年,卒于1140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哲理性,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此诗创作于春天,反映了当时的天气变化和农民对雨水的渴望,表达了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
《喜雨》是一首描绘春雨来临的诗,诗中通过对春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情感。诗的开头用“冬涉春无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期待中的失落感,接着“侵晨忽沛然”则随着春雨的降临,瞬间改变了这种情绪,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燕子的出现,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而“雷未发声前”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气氛,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雨水做铺垫。细雨滋润大地,映衬出春天的温柔与生机,“看看一百五”则用农历节气的变化,暗示了气候的转变。诗的最后一句“风势莫狂颠”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氛,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整首诗情景交融,细腻而生动,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和欢喜,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燕”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看看一百五”指的是什么? A. 一百五十天 B. 农历节气 C. 一百五十个雨滴
诗中“风势莫狂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A. 狂暴 B. 宁静 C. 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