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52
雨行如漏蓬,侧身半车中。
风翻荷叶白,难可为芙蓉。
向来三重茅,仰屋叹穿空。
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
这首诗描写了在雨中行走的情景:雨水像从蓬草上漏下来的水滴,自己在车中侧身而坐。风把荷叶翻动得白白的,难以与芙蓉花相提并论。往昔的三重茅草屋,抬头望去,竟然是透空的。如今经历了离乱的苦难,心志却依然保持着从容的态度。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雨天,诗人可能正处于旅途中,面对自然景象,思绪纷飞,回忆往昔,感叹人生的艰辛与无常。
《山行雨中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雨中行走时的孤独与思考。开头的“雨行如漏蓬”便营造出了一种细雨如丝的氛围,细腻而富有诗意。雨水的渗漏,仿佛在暗示诗人心中的细腻感受。接着“侧身半车中”则展现了诗人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无奈,雨水的侵袭让人不得不在狭小的空间中寻求庇护。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通过“风翻荷叶白,难可为芙蓉”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结合,表达出一种失落的情绪,荷叶的翻动让人想起了美好的过往,但与芙蓉的对比却又加深了这种失落感。接下来的“向来三重茅,仰屋叹穿空”则是一种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三重茅草屋的简陋与如今现实的破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尽管经历了生活的苦痛,诗人依然保持着从容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精神。整首诗通过雨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平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雨中行走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在苦难中依然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行如漏蓬”的意思是:
A. 雨水滴落像从蓬草上漏下来的水
B. 雨水很大,像从天上漏下来
C. 雨水很少,不值一提
答案:A
“已经乱离苦,志念常从容”表达的情感是:
A. 对生活的绝望
B. 在苦难中保持平静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辰翁的《山行雨中二首 其一》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露,而王维则更强调一种归隐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