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旧诗(并引)

《感旧诗(并引)》

时间: 2025-08-07 03:16:29

诗句

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风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离合之意。

自尔宦游四方,不相见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风雨作,木落草衰,辄凄然有此感,盖三十年矣。

元丰中,谪居黄冈,而子由亦贬筠州,尝作诗以记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还,寓居子由东府,数月复出领汝阴,时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诗,留别子由而去。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惭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槃中,石密与柿霜。

(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16:29

原文展示:

感旧诗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惭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槃中,石密与柿霜。
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白话文翻译:

在床头枕着道路,双阙的夜色尚未央。
车轮的声音在枕中回响,客人的梦又如何能长久?
新秋的风吹落梧桐叶,风雨打扰了洞房的宁静。
独自行走在月影下,怅惘地感受到初秋的凉意。
回想起当年仕途的艰辛,怀念黄冈的生活。
三十年来的回忆,此情未曾忘却。
在门外呼唤同伴子由,名字中有个“叔”字。
安睡已是太康之年。
青山映照着我的华发,归乡的计较三个月的粮食。
我想从汝阴出发,直上潼江章。
想见冰筐中的美味石密和柿子霜。
我希望请东川而归,这两样都是东川所出。
怜惜子由遇到明主,忧患已经经历过两次。
何时才能报国,心中早已疲惫。

注释:

字词注释:

  • 驰道:形容路途遥远。
  • 双阙:指双阙的宫殿,象征权力与繁华。
  • 车毂鸣:车轮的声音,表示旅途中的孤独感。
  • 筮仕:用蓍草占卜,象征对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典故解析:

  • “怀远驿”:指苏轼与弟弟子由共同生活的地方,暗示兄弟情深。
  • “黄冈”:苏轼被贬至黄冈,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波折与遭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以豪放、清新见长,尤其擅长诗、词、散文等。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多地官员,也因政治原因数次被贬,形成其作品中深刻的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感旧诗”写于苏轼五十六岁时,正值人生的中年,经历了多次贬谪和与弟弟的离散,感慨万千。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也反映了人们在变迁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感旧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怀旧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个人在长时间的政治生涯中,经历的离合与思念。诗开篇以床头的道和双阙的夜色引入,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以“车毂鸣枕中”描绘了旅途的无奈与无尽,暗示他身为客人的孤独感。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从对梦境的思考转向秋天的感受,细腻地描绘了“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亲情的渴望。接下来的回忆则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溯,诗人提到“三十年”的时光,展现了他对亲情、友情的深厚感情。

最后,苏轼以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国家的忧虑结尾,反映了他作为文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床头枕着道路的感觉,象征着漫长的旅途和孤独的夜晚。
  2.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车轮声在枕边回响,旅客的梦境如何能长久。
  3.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秋风吹落了梧桐叶,风雨打扰了温馨的洞房。
  4. 独行惭月影,怅焉感初凉:独自走在月光下,感受到初秋的凉意,心中难免惆怅。
  5.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回忆当年仕途的艰辛,常常怀念被贬至黄冈的日子。
  6.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三十年来的经历,心中始终有这份怀念。
  7. 扣门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在门外呼唤同伴子由,名字中有个“叔”字,表现兄弟情深。
  8. 安寝已太康:安然入睡已经是太平的日子。
  9.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青山映衬着白发,归乡的计划需要三个月的粮食。
  10.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我想从汝阴出发,直奔潼江的章。
  11. 想见冰槃中,石密与柿霜:想见冰筐中的美味石密和柿子霜,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予欲请东川而归,二物皆东川所出:我想请东川而归,这两样都是东川出产的。
  13.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怜惜子由遇到明主,忧患已经历过两次。
  14.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何时才能报国,心中早已疲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床头枕驰道”,比喻漫长的旅途。
  • 对仗:如“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 拟人:如“风雨惊洞房”,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与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深刻地反映了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床头:象征孤独与旅途。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青山:象征故乡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感旧诗”写于何时?

    • A. 元丰年间
    • B. 嘉祐年间
    • C. 元祐年间
  2. 诗中提到的“黄冈”是指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事件
  3. 诗中描写的“新秋入梧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感旧诗》 vs 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更加注重社会与人生的反思,而李白则以个人情感为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白菊三首 白菊三首 白菊三首 白菊 艾菊 瑞鹧鸪(咏桃花菊) 秋怀 闲居漫兴五首 其四 闲居漫兴五首 其三 闲居漫兴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贴子词 宣尉 包含亢的成语 事不过三 倒悬之患 灾梨祸枣 包含献的词语有哪些 怀金垂紫 诗兵 暗戆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冰镇 舍近求远 示字旁的字 卧开头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