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12
为薛台悼亡
作者: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
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
月冷空房不见人。
这首诗表露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伤。老病的身躯如同半死的梧桐树,心中始终挂念着重泉的悲痛。夜归的途中,手中牵着小孩,然而在冷清的月光下,空荡荡的房间却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善于描绘社会生活和人间百态。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民生的关切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因失去妻子而感到无比悲痛,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梧桐树的描写,反映了自己衰老的身体和失去挚爱的心情。
《为薛台悼亡》是一首表达深切哀思的悼亡诗,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细腻。诗的开头用“半死梧桐”来比拟自己的身体,既形象又引人深思,暗示了作者的老去与失落。接下来的“重泉一念一伤神”,展现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情感的沉重感通过“重泉”这一意象得以体现。
“手携稚子夜归院”一句,既表现出作者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又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月光冷清,房子里却没有了亡妻的身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激发出读者对作者失落心情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失去爱人后的无尽悲伤,表达了对生活与爱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的深情追忆,表现了白居易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了人对爱的渴望与失去后的无奈,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
诗中“半死梧桐”是用来比喻什么?
“重泉一念一伤神”中的“重泉”主要指什么?
诗中“月冷空房不见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白居易的《为薛台悼亡》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孤独和失落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情感更为细腻,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我调侃的态度,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