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斋月静居

《斋月静居》

时间: 2025-04-26 06:40:44

诗句

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

忽忽眼尘犹爱睡,

些些口业尚夸诗。

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

万虑消停百神泰,唯应寂寞杀三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44

原文展示

病来心静一无思,
老去身闲百不为。
忽忽眼尘犹爱睡,
些些口业尚夸诗。
荤腥每断斋居月,
香火常亲宴坐时。
万虑消停百神泰,
唯应寂寞杀三尸。

白话文翻译

生病时,心中宁静,没有任何思虑;年老时,身体闲适,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偶尔眼皮沉重,仍然喜欢睡觉;偶尔口中言语尚且夸赞诗句。荤腥每每在斋月时断绝,香火常常在宴会时亲近。万千烦恼都已消散,百神也因此安宁;唯有那寂寞,时常会让我感到杀死三尸(指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注释

  • 病来:生病时。
  • 心静:内心宁静。
  • 无思:没有思虑。
  • 老去:年老。
  • 身闲:身体闲适。
  • 忽忽:模糊,困倦。
  • 眼尘:眼皮沉重。
  • 口业:口中的言语。
  • 荤腥:肉食。
  • 断斋:戒除食肉。
  • 香火:香火,指供奉的火焰。
  • 万虑消停:万千烦恼都消失。
  • 百神泰:所有神灵都安宁。
  • 寂寞:孤独的感觉。
  • 杀三尸:古代道教中,指杀掉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语言通俗易懂,常常关注民生疾苦,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白居易的诗作情感真挚,善于描绘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斋月静居》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身心俱疲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在病痛与衰老中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宁静与内心平和的向往。斋月作为一个宗教节日,意味着禁欲与反思,诗人通过斋月的体验,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在静居时的内心感悟与哲思。诗人在病痛与衰老中,逐渐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他用“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开篇,展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安适状态。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放下世俗的喧嚣,体悟到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诗中提到的“荤腥每断斋居月”则表示他在精神上的一种自律与节制,反映出他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另外,诗中“万虑消停百神泰”更是反映了他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中的繁杂与斋居的宁静,突显出他在孤独中达到的内心安宁。这种安宁并非完全的无所事事,而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斋月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对人性与生命的思索,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来心静一无思:生病时,内心反而宁静,没有任何杂念。
  2. 老去身闲百不为:年老后身体放松,万事不再挂心。
  3. 忽忽眼尘犹爱睡:偶尔眼皮沉重,仍然享受睡眠的安逸。
  4. 些些口业尚夸诗:偶尔口中言语仍旧赞美诗歌。
  5. 荤腥每断斋居月:在斋月期间,肉食总是禁绝。
  6. 香火常亲宴坐时:在宴会上,香火仍旧亲近。
  7. 万虑消停百神泰:万千烦恼消散,神灵也因此安宁。
  8. 唯应寂寞杀三尸:唯有寂寞的感觉,让人感到内心的烦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病来心静”“老去身闲”形成对照,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寂寞”比作杀死内心的烦恼,形象生动。
  • 排比:多个短句相继出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思索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述病痛、衰老和斋月的体验,诗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超脱和对心灵平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闲适: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斋月:代表着节制与反思的时刻。
  • 香火:象征着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 寂寞:内心的孤独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斋月静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世俗的追求
    •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思考
  2. 诗中提到的“万虑消停”意味着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内心的宁静
    • C. 对未来的焦虑
  3. “荤腥每断斋居月”中,“荤腥”指的是什么?

    • A. 素食
    • B. 肉食
    • C. 水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相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斋月静居》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情感,但白居易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则更注重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与罗教授饭园中种栀子 题李成山水 南华书事诗 其一 题足轩诗 送杨倅致政还乡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六 猗觉寮晚饭 有感 乞双峰山频婆果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塔寺 麥字旁的字 不屑一顾 包含修的成语 东猎西渔 页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包含蕾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斗击 丁真永草 桑户棬枢 包含吴的成语 偷偷摸摸 出人意 酉字旁的字 呿颐结舌 抚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