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30
原文展示:
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 文同 〔宋代〕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 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白话文翻译:
长期深研学术却未得施展,晚年进入朝廷才被世人所知。 你的诗作足以献给周文王的庙宇,书法应当研习魏武帝的碑文。 在宫廷中你将执掌大笔,在名藩之地仍将高举旗帜。 应当同情那些与你一同在金坡考试的人,他们的表现如同郑鲜之一般平庸。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深沉的学问和精湛的诗艺著称。此诗是他在张宗益被任命为相州知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张宗益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宗益被任命为相州知州之际,文同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张宗益学术成就的认可,以及对其未来在官场上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宗益学术和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对其的深厚敬意和美好祝愿。首联“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既表达了对张宗益长期潜心学术却未得施展的同情,也赞扬了他在晚年终于得到世人认可的成就。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比喻和象征,将张宗益的诗作和书法与周文庙和魏武碑相提并论,显示了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尾联则以共试金坡者的平庸对比张宗益的卓越,进一步突出了张宗益的非凡才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文同对张宗益的敬佩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张宗益学术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张宗益的非凡才华和其在官场上的光明前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文庙”象征什么? A. 高雅的文化 B. 军事力量 C. 商业繁荣 D. 宗教信仰
“魏武碑”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书法艺术的高水平 B. 军事战略 C. 政治权力 D. 历史记载
诗的尾联通过什么手法突出了张宗益的卓越才华? A. 比喻 B. 对比 C. 排比 D. 拟人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