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0:09
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
萧间。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
在正午的阳光透过帘子,桃枝的影子在摇曳,微风吹落了瑶笺。
误解了“聪明”这两个字,尝遍了人生的辛酸。
厌恶那莺啼燕语,纷纷引起了种种忧愁。
难以消遣,悲伤地来看剑,生病时逃避禅宗。
在萧声中,焚香静坐,虽说我在词与诗中拼搏,但总是比不上从前。
我嘲笑江边的花早已凋谢,无法与春光争奇斗艳。
造物者难道真的忌惮于你,也许是你本身的骨相太过寒冷。
不如偷得一园春色,几片云霞。
作者介绍:江珠,清代诗人,以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纷扰的年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阳光、桃枝、微风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然而接下来的情感转折却引人深思。诗人对“聪明”二字的误解,暗示了对自身智慧和情感的反思,似乎在诉说着对人生的无奈与辛酸。
随着诗句深入,莺啼燕语本是春天的乐曲,却在诗人心中勾起了无尽的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在“焚香默坐”中,似乎想要通过静坐来平复内心的波澜,但发现总无法回到从前的状态。
最后,诗人提到“江花早谢”,不仅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哀叹,更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失落感和对美的渴求,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中,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午日穿帘,桃枝弄影”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对“聪明”一词的理解是怎样的?
“焚香默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