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27
寄陕州姚中丞(时分司东都)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
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
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
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八月的天气渐渐肃杀,二陵的风雨已经停止。
旌旗从阙门飘下来,云彩和阳光映照着关东的秋天。
我想起了当年禹的足迹,汉朝的台地上仍然留有旧丘。
我在这片襟带之地徘徊,左右便是帝王的州郡。
我因怀念过去而留滞,恩光早已照耀过侯爵。
我通过望着棠树,寄托我的相思与歌声。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学形式见长,作品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悟。刘禹锡在唐代的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被誉为“刘白”。
此诗创作于刘禹锡被贬陕州期间,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在这段贬谪生涯中,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寄陕州姚中丞》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深沉情感的诗,诗人在整首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回忆的结合,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八月的肃杀天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接着提到“旌旗阙”,描绘出宫廷的景象,反映出他对权力与荣华的向往和对往日的追忆。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通过这些历史典故,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相连,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处不仅是对大禹治水的怀念,也是对汉朝辉煌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最后的“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意象结合,棠树成为思念的寄托,商声则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与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围绕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描绘了一个诗人在贬谪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和浓郁的乡愁。
诗中提到的“二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帝王陵墓?
A. 隋代
B. 唐代
C. 汉代
D. 宋代
“云日关东秋”中的“云日”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花开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晴朗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棠树”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思念
C. 复仇
D. 财富
对比刘禹锡的《寄陕州姚中丞》和杜甫的《秋夕》,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刘禹锡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