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4:34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闇将心地出人间,
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著未全尽,
犹爱云泉多在山。
我把心灵从人世中抽离,
五六年来,人们都觉得我太悠闲。
我自己觉得对那些未曾尽兴的事心存留恋,
但我仍然爱那山中的云泉。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云泉”意象常见于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中,象征自然的隐逸和清静,被文人所推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这首诗写作于白居易隐居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在经历了繁华和动荡的官场生活后,他选择了宁静的山水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游仙游山》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对心境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闇将心地出人间”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心灵超脱的状态,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接下来的“人怪闲”则暗示了他对周遭人们评价的无所谓,显示出他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的漠然。第三句“自嫌恋著未全尽”揭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留恋,尽管他选择了隐居,却依然对未尽的世事有所牵挂。最后一句“犹爱云泉多在山”则回归到对自然的热爱中,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的安宁与满足。这首诗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白居易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游仙游山》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云泉”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五六年来的生活感到?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白居易的《游仙游山》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由,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