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7:19
赠宗鲁筇竹杖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
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
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
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寄托。大夏的轻便策马游玩,似乎是为了追寻心中所思所想的情景。静静地怜惜那穿过树木的远方,想象着漫步在苔藓之上,慢慢而迟缓。清晨的白鹤在哀怨中仰望着远方,而闲散的僧人则在黄昏时分期盼着重聚的时刻。风流的情致到底是什么呢?我常常想要依傍在那清冷而瘦弱的身影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少陵野老,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典雅、细腻,常用暗喻和象征,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常常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该诗在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表达了对友人宗鲁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李商隐的《赠宗鲁筇竹杖》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大夏资轻策”,不仅描绘了一幅轻松游玩的画面,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则通过“静怜”的动词,表现出一种温柔而深情的思念,仿佛在描绘一条通往友谊深处的道路。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白鹤与僧人,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诗人自问何为风流,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处境与追求。整首诗通过悠远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细腻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夏资轻策”中的“大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