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2:30
原文展示: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白话文翻译: 长江的惊涛骇浪限制了东南方向,当日降下帆船时心中有旧时的羞愧。空闻击桨声中多有慷慨激昂,放下武器终究是为了沉醉。龙天浩劫后只剩下孤塔,海岳书生告别了旧时的庵堂。听说佛狸曾经驻马于此,难道是因为这里有美味的黄柑?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迁(约1621-1676),字子升,号梅村,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谈迁在游历长江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大江骇浪限东南”一句,既描绘了长江的壮阔景象,又隐喻了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当日降帆有旧惭”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羞愧和反思。后文通过对“击揖”、“投戈”等动作的描写,以及对“龙天浩劫”、“佛狸驻马”等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抒发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个人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大江骇浪限东南”中的“骇浪”比喻了什么? A. 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B. 长江的壮阔景象 C. 作者的内心激昂 D. 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A
诗中“当日降帆有旧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羞愧和反思 B. 对现实的无奈和沉醉 C. 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答案:A
诗中“闻道佛狸曾驻马”中的“佛狸”象征了什么? A. 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困境 B. 长江的壮阔景象 C. 超脱尘世和向往 D. 历史的沧桑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