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满庭芳 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时间: 2025-05-03 21:09:30

诗句

何处寻芳,满城风雨,秋残又值元冬。

柴桑高士,隐约在篱东。

种得黄花满地,恍身入绣谷罗丛。

更难得,写生妙笔,画老圃秋容。

山房开柿寿,屏供翡翠,鸟唤芙蓉。

华堂丝竹,异曲同工。

惜少红墙擪笛,夸按拍,豆子玲珑。

雅爱此,望衡对宇,佳客有时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30

原文展示

满庭芳 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洪炳文

何处寻芳,满城风雨,秋残又值元冬。
柴桑高士,隐约在篱东。
种得黄花满地,恍身入绣谷罗丛。
更难得,写生妙笔,画老圃秋容。
山房开柿寿,屏供翡翠,鸟唤芙蓉。
华堂丝竹,异曲同工。
惜少红墙擪笛,夸按拍,豆子玲珑。
雅爱此,望衡对宇,佳客有时逢。

白话文翻译

在这秋冬交替的季节,哪里去寻找那绚丽的芳香?满城的风雨使得秋天渐渐凋零。柴桑的高士,隐约地在篱笆东边。种下的黄花遍地盛开,恍如置身于绣谷的花丛之中。更难得的是,用妙笔描绘出老圃的秋天景象。山房里开着柿子,屏风上装饰着翡翠,鸟儿在此时唤醒了芙蓉花。华丽的大厅里,丝竹乐器奏出异曲同工的旋律。可惜红墙边的笛声不多,夸赞击拍声,豆子般玲珑。对此我十分喜爱,仰望着这对面的宇宙,佳客总有时相逢。

注释

  • 何处寻芳:指寻找花香的地方。
  • 满城风雨:形容天气恶劣,雨水淋漓。
  • 柴桑高士:柴桑是地名,高士指有德之人。
  • 隐约:模糊可见的状态。
  • 黄花:指菊花,象征秋天的美丽。

典故解析

  • 柴桑高士:历史上有高士隐居于柴桑的传说,代表着文人高洁的情操。
  • 翡翠:象征美好与珍贵,常用于形容自然界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洪炳文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此诗创作于秋冬之际,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菊花和高士象征着一种清高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主人郑圃的菊花园中游览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赏的情感。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冬交替时节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人以“何处寻芳”开篇,带出对花香的渴望,接着用“满城风雨”描绘出天气的恶劣,形成了对比,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提到“柴桑高士”,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追求。

其后,诗人通过对菊花、柿子、翡翠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秋天景象,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场景。最后“雅爱此,望衡对宇”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处寻芳:寻觅花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
    • 满城风雨:描绘了恶劣的天气与秋天的凋零,形成悲凉的氛围。
    • 隐约在篱东:高士隐居的意象,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恍身入绣谷罗丛”,将菊花与绣谷的美丽相联系。
    • 对仗:如“华堂丝竹,异曲同工”,强调音乐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
  • 翡翠:代表着自然的珍贵与美好。
  • 高士:象征着追求理想、隐居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柴桑高士”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隐士生活 C. 文人骚客

  2. “何处寻芳”的含义是什么?
    A. 询问花香的去处 B. 寻找朋友 C. 表达孤独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菊花》——王冕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与洪炳文的《满庭芳》均描绘了秋天的意象,但前者更倾向于表达忧愁,后者则展现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狱中赠伯修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过江寺和友 虞美人 为瓯碧题话荔图二首 其二 虞美人 题龚定庵词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十 虞美人 其四 虞美人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黔驴之计 低头耷脑 鼠字旁的字 烘箱 评理 女字旁的字 插科打诨 楚颂 水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卖狗皮膏药 七君子事件 请自隗始 旁行斜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