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锡东饯之虎邱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锡东饯之虎邱》

时间: 2025-05-07 16:10:40

诗句

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0:40

原文展示: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锡东饯之虎邱
作者:龚自珍〔清代〕

一天幽怨欲谁谙,
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
落花风里别江南。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我满怀幽怨,想要向谁倾诉心声呢?
文人如云,正沉浸在诗词的氛围中。
我心中有一曲箫声,却无法吹出来,
在落花纷飞的风中,和江南告别。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怨:指内心的忧愁和怨恨。
  • :熟悉、了解。
  • 词客:指文人、诗人。
  • 如云:比喻很多人。
  • 箫心:比喻内心的音乐或情感。
  • 吹不得:无法表达出来。
  • 落花风里:在风中飘落的花瓣。

典故解析:

  •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江南地区,以水乡风光和文化底蕴著称,常为文人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佩弦,号惭庵,晚号湘东,清代诗人、散文家。他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深具个性,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独特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开头“幽怨欲谁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接着“词客如云气正酣”,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文人聚会场景,然而诗人却在其中感到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我有箫心吹不得”中,“箫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音乐,然而这种美好的情感却因环境或自我原因而无法表达出来,显示出诗人的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落花风里别江南”,不仅意味着与江南的告别,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孤独与社会的喧嚣形成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天幽怨欲谁谙:诗人感到孤独和忧愁,不知道向谁倾诉。
  2. 词客如云气正酣:周围的文人们正在交流诗词,气氛热烈,但诗人却感到格格不入。
  3. 我有箫心吹不得:诗人心中有美妙的情感,却无法表达出来。
  4. 落花风里别江南:在风中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表达了对江南的依依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箫心”比作内心的情感音乐,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落花、江南等意象富有韵味,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情感的孤独和在社会喧嚣中难以自处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怨:象征内心的孤独与难以言说的感情。
  • 词客:代表文人群体,象征社交与交流,但也暗示孤独。
  • 箫心:代表内心的音乐与情感,象征难以表达的美好。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流逝,带有伤感色彩。
  • 江南:象征美丽与温暖的故乡,充满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怨欲谁谙”意思是: A. 感到快乐,想与人分享
    B. 感到孤独,想找人倾诉
    C. 对生活满意,想享受
    D. 对未来充满希望

  2. “我有箫心吹不得”中的“箫心”象征: A. 诗人的乐器
    B. 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龚自珍的这首诗更为内省,关注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求与自然的共鸣,两者均表现出对个体情感的深刻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两位诗人的世界》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锡东饯之虎邱》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熊叔雅七言 园蔬十咏·萝卜 投壶 山源 时中良弼茂元慎仪集水阁 燕子 有怀十首 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拙句谢伯达老友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六合同风 元奸巨恶 应对 色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嘹亮 前覆后戒 溪山清远图 巳字旁的字 训练 有增无已 四字头的字 不劳而食 至死不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