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7:29
梅道士水亭 作者:王昌龄
金刚波若傲吏非吏,
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
这首诗的意思是:金刚般的波浪傲然屹立,不再是普通的官吏;名流就像道家高人。隐居的地方难以见到,纵有高论也难以得到回应。水流与仙源相近,山中藏有鬼谷的幽深。往来的人在迷茫的地方,花下的船上向鱼儿发问。
王昌龄(690年-756年),字少伯,号少伯,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常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英雄豪情作背景,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王昌龄隐居的某个时期,他可能在思考隐士的生活与世俗的隔绝,表达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流与隐士的思考。
王昌龄的《梅道士水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意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的景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金刚波若傲吏非吏”揭示了世俗与道家的对立,表达出一种对权利的超然态度。接着“名流即道流”则将名流与道家高人联系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水与山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幽远的意境。“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展现出一种世外桃源的美好境界,让人向往。最后一联“往来迷处所,花下问鱼舟”则用闲适的场景收尾,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王昌龄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的超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权力的超然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名流与道士之间内在联系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金刚波”的寓意是什么?
A. 权力的象征
B. 忍耐与坚韧
C. 对世俗的超越
D. 浪荡不羁
填空题:诗中提到“水接_____源近”,填入适当的词语。
判断题:诗人认为隐士的生活是孤独的,正确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