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时间: 2025-05-06 00:04:18

诗句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18

原文展示

《赠韦左丞丈》

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左丞的职位空缺已久,而今年终于有了旧时的儒者来担任。韦氏家族仍然在,相比之下,汉朝的臣子们却需要经受考验。时人都在议论要归依前朝的英烈,我却对此感到无奈和遗憾。荒凉的鴒原上杂草丛生,凤沼旁的道路也连接着繁华。虽然有些人安于现状,但衰老的容颜怎能与壮年相提并论呢?我家中人忧虑不已,面对混乱的政治局势,日子过得如同泥泞的道路。我不想强调我仍有余力,却不禁想去拜访那位高人。岁寒之际仍然希望能得到照顾,日暮时分却又犹豫不决。老马心中思念千里,饥鹰在等待一次呼唤。只要你能微微感动,我也会为这满目疮痍而感到欣慰。

注释

  • 左辖:古代官名,指掌握地方事务的官员。
  • 韦氏:韦济的家族,强调其显赫的背景。
  • 相门:指大官的家庭,表明韦氏家族的权威。
  • 前烈:指历史上英雄烈士。
  • 鴒原:指一种鸟的栖息地,这里形容荒凉的地方。
  • 凤沼:指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沼泽,象征美好和繁华。
  • 衰容: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衰老。
  • 甲子:指天干地支的一个循环,寓意时间的流逝。
  • 大巫:指高人或有能力的人。
  • 老骥:比喻有志向的老年人,强调尽管年老,依然渴望有所作为。
  • 微感激:稍微的感动,意指即使是微小的情感也足以带来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写实与人道主义著称,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七年,杜甫在政治动荡与个人困境中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韦济的敬意以及自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赠韦左丞丈》通过对韦济任职的感慨,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个政治空缺与个人理想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衰老与无力的感受,结合“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失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中的“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感,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杜甫的细腻情感与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描述官职空缺,今年终于由旧时的儒者担任,表达对旧人的怀念。
  •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强调韦氏作为显赫家族的重要性,提示对比当时官员的能力。
  •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提到人们都在追怀历史英雄,而自己却感到遗憾。
  •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对比荒凉与繁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即使有人安于现状,但衰老的外表并不代表内心的满足。
  •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家中人因不安而忧虑,生活混乱不堪。
  •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不想强调自己的余力,却依然想去拜访高人。
  •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在冬天依然希望得到照顾,日暮时分却犹豫不决。
  •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比喻老年人的雄心与不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对比老骥与饥鹰,表现出渴望与无奈的情感。
  • 比喻:将老马与鹰作为隐喻,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感情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骥:象征老年人勇于追求理想的决心。
  • 饥鹰:象征对机会的渴望与期待。
  • 鴒原凤沼:分别象征荒凉与繁华,构成强烈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左辖”指代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文人
    • C) 武将
    • D) 商人
  2. “老骥思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诗中提到的“凤沼”象征什么?

    • A) 荒凉
    • B) 繁华
    • C) 忧虑
    • D) 逃避

答案

  1. A) 地方官员
  2. B) 对理想的追求
  3. B) 繁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常有对比,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的《赠韦左丞丈》与李白的《赠汪伦》,前者更具社会责任感,后者则体现了友情和个人情感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夜闻子规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十九 访陈校理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六 刘文正公 黄金台 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一 秋江晚渡图 叠前韵 其三 横霞仙馆杂事 其十 晓登严陵钓台和安止所留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矢忠不二 兴利节用 貝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包含脱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礼烦则不庄 表哥 声求气应 觉罗学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炫服靓妆 草制 讪皮讪脸 女结尾的成语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乛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障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