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47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
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
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徐榻不知倦,颍川何以酬。
尘生彤管笔,寒腻黑貂裘。
高义终焉在,斯文去矣休。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
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军旅应都息,寰区要尽收。
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
徙倚瞻王室,从容仰庙谋。
故人持雅论,绝塞豁穷愁。
复见陶唐理,甘为汗漫游。
这首诗以朝廷防范盗贼、对民生的关切为起点,表达了对苍生疾苦的忧虑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切思考。诗中提到,朝廷为了防盗贼而下达命令,选拔官员,传递信息。苍生在今天十分困苦,皇帝对此感到忧虑。井屋升起炊烟,却仍然有伤痕累累的百姓,生活艰难。此时,海边的歌声和山上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诗人白发早生,感慨岁月无情,农民在荒芜的秋天里辛勤劳作。诗中还提到寻找扁舟的艰难,显示出诗人对归途的渴望。最后,诗人感慨别离的无奈,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漂泊和变幻,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和高尚情操的追求。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杜甫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从朝廷对盗贼的防范,到苍生的困苦,再到诗人个人的感慨,层层递进,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井屋升起的炊烟与百姓的伤痕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深重影响。同时,诗中出现的“白发寐常早”,不仅是对个人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动荡的无奈。最终,诗人在对故友的思念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但他依旧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国家、人民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虑。
诗中提到的“苍生”指的是谁?
诗中“白发寐常早”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故人的思念通过哪一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