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5:38
《答费司法》 作者:方岳〔宋代〕
斐然偶成章,和者盖凡几。
风骚李杜坛,可望不可至。
而况濂洛徒,每叹吾已已。
岂无愿学心,衰懦鼓不起。
何方有神医,与我三换髓。
道在一唯间,不在落笔驶。
君谈何容易,仆也敢当此。
平生一青灯,事半功则倍。
遗书亦具存,言固不尽意。
勉矣山林人,优哉聊卒岁。
这首诗写道:偶然间写成的诗章,能与之相和的又有多少呢?李白与杜甫的风采,虽然令人向往,却是难以达到的。更何况我只是濂溪与洛阳的徒弟,常常感叹自己的无能。难道我没有学习的愿望吗?只是因为衰弱而无法鼓起勇气。有哪位神医能为我换掉三次髓呢?道理就在一瞬之间,而不在于笔墨之间。你谈论起来何其容易,我也敢于承当这样的重任。平生只有一盏青灯,做事往往事倍功半。留下的遗书也已准备好,言辞却难以尽表达我的心意。努力吧,山林中的人啊,悠然自得地过完这一年。
方岳,字汝舟,号山人,宋代诗人,官至太常博士,以诗文著称,风格兼具清新与沉稳。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的志向与社会的现状,富有哲理性。
此诗写于方岳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文人之路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答费司法》是方岳对文学创作及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中开头便以“斐然偶成章”表明了自己的创作不易,接着提及李白与杜甫,既是对前辈的敬仰,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自省。诗人用“岂无愿学心,衰懦鼓不起”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无能为力的矛盾,透露出一种无奈的自嘲。
“何方有神医,与我三换髓”则是对寻求智慧与灵感的渴望,象征着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道在一唯间”,强调了创作的灵感与技巧并非仅在于书写,而是内心的领悟与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文学道路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优哉聊卒岁”收尾,体现了一种洒脱与释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斐然”是什么意思?
A. 形容出色的样子
B. 形容平凡的样子
C. 形容模糊的样子
“何方有神医,与我三换髓”中的“神医”指的是?
A. 医生
B. 智慧的人
C. 诗人
诗中的“君谈何容易”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信
B. 无奈
C.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