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时间: 2025-05-02 05:57:00

诗句

终南有捷径,涧恧而林羞。

其人岂其山,宁勿相累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7:00

原文展示:

终南有捷径,涧恧而林羞。其人岂其山,宁勿相累不。

白话文翻译:

在终南山有一条捷径,溪水潺潺,林木郁郁葱葱。那个人究竟是在山中隐居,还是不愿意让别人打扰他呢?

注释: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古代文人隐居的胜地。
  • 捷径:指通往目的地的快速道路。
  • 涧恧:涧水清澈、山涧。
  • 林羞:林木茂盛,遮蔽了阳光。
  • 岂其山:意为“难道他是在山中隐居吗?”。
  • 宁勿:宁可不,也就是“不愿意”之意。
  • 相累:相互牵累,打扰。

典故解析:

“终南”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许多隐士选择在此居住,以追求清净的生活。诗中提到的“捷径”,可能象征着通往内心世界的简单路径,而“涧恧而林羞”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山,号松隐,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诗歌鉴赏:

方岳的《次韵方蒙仲高人亭》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整体意境清新自然,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终南”这一著名山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与幽静。诗人在描写“涧恧而林羞”的景象时,给予读者一种恬静的画面感,似乎让人能够听到水流的声响,感受到林间的清凉。诗的最后一句“宁勿相累不”,更是表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珍视,似乎是在告诉世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界的喧嚣。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更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终南有捷径:在终南山有一条便捷的通道,暗示通往内心的简单路径。
  • 涧恧而林羞:溪水如镜,林木茂密,环境幽静,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其人岂其山:暗示隐士的存在,令人思考他在山中隐居的原因。
  • 宁勿相累不:强调隐士的宁静生活,不愿被外界打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隐士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
  • 对仗:如“涧恧而林羞”,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以隐逸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终南:象征隐逸与修身的理想之地。
  • 涧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清新。
  • 林木:象征庇护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陕西省
    • B. 四川省
    • C. 江西省
    • D. 湖南省
  2. 诗中“宁勿相累不”的意思是什么?

    • A. 愿意相累
    • B. 宁可不被打扰
    • C. 希望有人陪伴
    • D. 愿意帮助他人
  3.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有什么特征?

    • A. 喧闹
    • B. 宁静
    • C. 混乱
    • D. 复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方岳的《次韵方蒙仲高人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隐逸生活,但方岳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与哲思。两者在意境上相得益彰,各具特色,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十一首 其五 杂诗六首 其三 杂诗六首 其二 杂诗六首 其一 戊寅入岭丁亥上元游碧落洞 鸱夷子皮赞 奉寄彭城公 寄从弟 晚日湖上寄所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衣单食薄 灭劫 蝇头小楷 依门傍户 赤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打谩评跋 車字旁的字 府学 行字旁的字 军曹 陆通歌凤 巨响 一瞑不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