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9:02
冉冉流光迫岁余,青林日夜向人疏。
雨滋岩桂重堆粟,风折庭蕉又献书。
逋客解兰思婉娩,先生弹铗厌清虚。
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
时光渐渐流逝,转眼已经过了一年,青翠的树林日夜向我显得稀疏。
雨水滋润了山岩上的桂花,堆积的谷物又像风折断的蕉叶一样,呈现出一种丰盈。
游子解下兰花,思念着远方的婉约之情,先生弹奏着铗,厌倦了这种清淡的虚无。
我的心境不被外物所动,心安理得,所以这里便是我的归宿。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感悟自然与人生,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此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刻画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悟。开篇“冉冉流光迫岁余”便引入时光流逝的主题,透出一种轻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青林日夜向人疏”描绘出树林渐渐稀疏的景象,暗示着时光带来的变化与无情。雨水滋润的“岩桂”和“庭蕉”则展现了自然的丰饶与生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又透出一种落寞的情愫。
后半部分的“逋客解兰思婉娩”与“先生弹铗厌清虚”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清淡生活的无奈与厌倦。最后一句“一尘不立浑输我,即境心安是故庐”则是全诗的核心,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范成大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围绕时间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诗中“冉冉流光”意指:
A. 时间流逝缓慢
B. 时间流逝迅速
C. 时间静止
D. 时间不重要
诗人对“青林日夜向人疏”表达了什么感受?
A. 喜悦
B. 忧伤
C. 平淡
D. 激动
“一尘不立”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的纷扰
B. 内心的宁静
C. 自然的美好
D. 友情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