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3:48
紫荆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繁蕊粘条簇茜尘,
挨墙傍壁烁荒榛。
风传兄弟知何乐,
雨喷精神老此春。
眼底叶窗枝有艳,
根头花盛树无身。
野草芳若省枯易,
肯厌游蜂来蜜频。
这首诗描绘了紫荆花的绚丽与生机。繁密的花蕊粘附在枝条上,仿佛沾上了红色的尘土,花儿在墙边和荒草丛中闪耀着光彩。风中传来花香,令人感到心中愉悦;春雨滋润了植物,精神焕发。窗外的叶子和枝条上开满了艳丽的花,根部的花朵盛开,树木却没有实体的存在。野草芳香得似乎很容易枯萎,但它们却乐于吸引蜜蜂频繁来访。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春"和"蜜蜂"等元素常常与生机、繁荣等意象相关联,表现出春天的活力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子昇,号默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是董嗣杲对紫荆花的赞美,反映了他对春天生命力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美的热爱。
这首《紫荆花》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紫荆花的美丽。全诗运用了生动的视觉和嗅觉描绘,繁蕊的茜尘、挨墙傍壁的花朵以及风中传来的香气,都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自然与生命紧密相连,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诗中对紫荆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繁荣与活力,透过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野草和蜜蜂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的生态关系,强调了生命的互动与共存。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紫荆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礼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风传兄弟知何乐”通过“兄弟”赋予风以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围绕着自然的美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与生命的热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繁蕊粘条簇茜尘”中的“茜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蜂”主要是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春夜喜雨》相比,董嗣杲的《紫荆花》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节描绘,强调了生机与美丽,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春夜的静谧与雨的润泽,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对自然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