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0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00:26
我来双溪上,正值黄花秋。
方为逆旅计,未办佳宾留。
绝怜北邻阮,不厌东家丘。
诗盟今几人,肯著老子不。
我来到双溪上,正值黄花盛开的秋天。
本来是为了旅途的安排,却未能留住佳宾。
特别怜惜的是北邻的阮家,不嫌弃东边的丘家。
如今的诗盟还有几人,谁愿意与我一起追溯往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约1070-1120),字子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反映了作者在双溪游玩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怀念。诗中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出作者对交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双溪的秋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作者使用了“黄花秋”这一意象,描绘出秋天的美丽与凋零,暗示着人生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双溪的宁静与黄花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提到“绝怜北邻阮,不厌东家丘”,显示出他对朋友阮家和丘家的眷恋,尤其是在旅途中,朋友的陪伴显得尤为珍贵。最后一句“诗盟今几人,肯著老子不”,则是对昔日诗友的追忆,感叹如今能共赏诗的友人已不再多。
整首诗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姜特立作为诗人的细腻情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谊的珍惜与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孤独的担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双溪”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花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