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其一》

时间: 2025-05-10 10:03:32

诗句

晚风如剑。

划破征人面。

三载无端支塞垣。

瞬息年华易换。

阴山雪打成围。

故乡唯梦得归。

夜半受降城月,何须芦管频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3:32

原文展示:

晚风如剑。划破征人面。三载无端支塞垣。瞬息年华易换。阴山雪打成围。故乡唯梦得归。夜半受降城月,何须芦管频吹。

白话文翻译:

晚风像利剑一样,划过征人的脸庞。三年来无缘无故地驻守在边塞。转瞬之间,岁月已悄然流逝。阴山的雪打得四周都封闭。故乡的归期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半夜时分,城外明月高悬,何必再频频吹奏芦管?

注释:

  • 晚风:傍晚的风,象征着凄凉与孤独。
  • 征人:指在外征战的士兵。
  • 塞垣:边塞的城墙,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
  • 瞬息年华: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瞬即逝。
  • 阴山:指中国西北的阴山,常作为边塞的象征。
  • 受降城:历史上某个重要的城池,象征着战斗和和平的交替。
  • 芦管:一种乐器,常用于战斗或抒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启孮(1880-1955),字子明,号雨谷,近现代诗人,曾任职于国民政府,参与过新文化运动。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代,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离乡背井,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一》是一首浓缩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晚风、阴山、故乡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开篇的“晚风如剑”,一语道出征战的艰辛和孤独,风的凛冽更是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苦楚。接着“三载无端支塞垣”,诗人用“无端”二字,揭示了战争的无意义和对生命的摧残。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流逝岁月的无奈与惋惜。

“阴山雪打成围”生动地描绘出边塞的严酷环境,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最后一句“何须芦管频吹”,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求。整体而言,诗歌情感深厚,意象丰富,既有对战争的控诉,又有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风如剑:比喻晚风的尖锐,暗示凶险的环境。
  2. 划破征人面:表现了征人的苦楚与孤独。
  3. 三载无端支塞垣:时间的流逝与无意义的守边,渗透着无奈之感。
  4. 瞬息年华易换:强调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5. 阴山雪打成围:自然环境的严酷,象征边塞的孤立。
  6. 故乡唯梦得归:梦中归乡的渴望,突显思乡之情。
  7. 夜半受降城月: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征战形成对比。
  8. 何须芦管频吹: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晚风如剑”,生动形象。
  • 对仗:如“阴山雪打成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深化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一种无奈与哀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孤独、凄凉。
  • 征人:战争、离别。
  • 阴山:边塞、孤独。
  • 故乡:思念、归属。
  • 芦管:战争、乐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渴望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风如剑”的意思是: A. 晚风很温暖 B. 晚风很尖锐 C. 晚风很轻柔

  2. “三载无端支塞垣”中的“无端”意指: A. 有原因 B. 没有理由 C. 有目的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思念 B. 忘却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启孮的对战争的控诉与李白的对故乡思念的抒发,均体现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但金启孮更为沉重,李白则显得更加清幽。

参考资料:

  • 《金启孮诗集》
  • 《中国近现代诗歌研究》
  • 《边塞诗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海上同痴萍阿琴作 满江红·脂雨东流 满江红 同二泉师登金山作 满江红五首 其四 满江红 庚午五日哭母 满江红(席上答叶宪) 满江红 其二 次吕居仁韵 满江红 闻雁 满江红 向外乞词谱 满江红(次杨提刑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寝耒 指不胜数 包含殃的词语有哪些 拼版 艸字旁的字 飞珠溅玉 力字旁的字 鸣锣开道 双肩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金鼎客 亅字旁的字 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马的成语 剪发待宾 骄大 乙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托物喻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