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

《读史》

时间: 2025-05-02 14:18:09

诗句

堂堂列传冠元功,纸上浮云万事空。

我若材堪当世用,他年应只似诸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09

读史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堂堂列传冠元功,纸上浮云万事空。我若材堪当世用,他年应只似诸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堂堂的列传中记载着伟大的功绩,但在纸上看来,一切都是虚幻的。我若有才华,能够在当世有所作为,将来也会和那些历史名人一样被人铭记。

注释:

  • 堂堂:形容气势磅礴,指伟大的事物或人物。
  • 列传:指历史上的传记,通常是对英雄人物的记载。
  • 冠元功:指在历史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人。
  • 纸上浮云:比喻历史记载中的事物只是文字上的东西,缺乏实质意义。
  • 材堪当世用:意为自己如果有才华,能够被用在当今社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列传”源于《史记》,是对历史上人物的记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同时,提到的“他年应只似诸公”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实,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丽见长,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思考个人的价值与历史的意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诗歌鉴赏:

《读史》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自我定位。开篇的“堂堂列传冠元功”先是对历史伟人功绩的赞美,这种崇高的敬意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然而,接下来的“纸上浮云万事空”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历史的成就虽美,但在纸上却显得虚无缥缈,不能真正改变现实。最后两句“我若材堪当世用,他年应只似诸公”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也反映出他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在对历史的敬仰中,流露出一种对个人能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堂堂列传冠元功”:赞美历史人物的伟大成就。
    2. “纸上浮云万事空”:历史的记录在纸上显得空洞无物,缺乏现实意义。
    3. “我若材堪当世用”: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期待。
    4. “他年应只似诸公”:若能被社会所用,将来也希望能与历史名人一样被铭记。
  • 修辞手法:

    • 对比:历史的伟大与纸上浮云的虚幻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纸上浮云”形象地表达了历史成就的虚无。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希望能在历史中留名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列传:象征历史与荣耀。
    • 浮云:象征虚幻与无常。
    • :象征个人才能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堂堂列传”指的是什么?

    • A. 个人传记
    • B. 历史人物的传记
    • C. 小说
  2. “纸上浮云”的意思是?

    • A. 现实的成就
    • B. 文字上的记录
    • C. 重要的事情
  3. 作者对自身的期望是什么?

    • A. 只想安于现状
    • B. 希望能被社会所用
    • C. 不关心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其情感更加悲凉,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饯之余口复到 南涧亭诗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早行 咏鹤五首 二月五日晚閒步于庭日且下有青云如远山状望之不厌作绝句以遣兴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七 呈同游诸公 庚辰二月雪夜作 奉酬致宏赠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轻重缓急 丨字旁的字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齲字旁的字 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绶囊 聿字旁的字 禁暴诛乱 白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篆籀 俯仰一世 遐思遥爱 持禄保位 包含拨的成语 轹籍 包含虱的成语 严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