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三解 其三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三解 其三》

时间: 2025-05-10 03:57:44

诗句

夜半倚梧桐,明月何历历。

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7:44

原文展示:

夜半倚梧桐,明月何历历。
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我倚靠在梧桐树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树上的梧桐果子,虽然能看见,却无法摘取。

注释:

  • 夜半: 深夜,即午夜时分。
  • : 靠着,依靠。
  • 梧桐: 一种树木,常用作诗中寄情的意象。
  • 历历: 清晰明亮,形容月光明亮。
  • 梧子: 梧桐树的果实,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东西。
  • 可见不可摘: 虽然能看到,但却无法触及,暗示了某种渴望而不可得的情感。

典故解析:

梧桐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高洁、孤傲的品格相关联。在《诗经》和《楚辞》中都能见到梧桐的身影,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臣(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汝安,号宗一。其诗风清新雅致,具有较强的个性与感情表达能力,常以自然景物抒情。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尤其是在孤独时刻的情感流露。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半的寂静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倚靠梧桐树的情景。通过“明月”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明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然而,诗中“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则引发了深层的情感思考。虽然美好的事物在眼前,却不可触及,这种无奈与渴望交织,折射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虽短,却寓意深远,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梧桐树与明月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宗臣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半倚梧桐: 诗人夜深时分,依靠梧桐树,暗示了一种孤独的心境。
  • 明月何历历: 明亮的月光让一切都显得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美。
  • 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 描述梧桐树上的果实,象征着虽可见却无法拥有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 “夜半”与“明月”,形成时间与空间的对照,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梧桐与明月构成了清冷孤寂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由于现实的无奈而产生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 高洁与孤傲的象征,代表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 明月: 代表明亮与清晰,象征理想的可望不可即。
  • 夜半: 深夜的孤独感,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何历历”中“历历”的意思是?

    • A. 模糊不清
    • B. 清晰明亮
    • C. 昏暗无光
    • D. 变化多端
  2. “梧子在其上,可见不可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毫无希望
    • B. 渴望而不可得
    • C. 满足与快乐
    • D. 轻松自在
  3.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答案:

  1. B. 清晰明亮
  2. B. 渴望而不可得
  3. C. 明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情景,但其情感更趋于乡愁,而宗臣的《子夜吴歌九解》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两者都通过月光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丁谓 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 用虞提刑 夜读夷坚放卷偶成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公子游腊 次及甫入峡杂咏 其一 三游洞 开济堂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至日欢喜口号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寒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鲜蹦活跳 步步深入 次韵 苌宏 矢字旁的字 包含拢的词语有哪些 头角崭然 匸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悖冒 渫渫 悄冥冥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参武错纵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