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春歌 其二

《子夜春歌 其二》

时间: 2025-07-27 08:17:29

诗句

春花浑欲笑,春鸟自成歌。

惆怅春皋上,含愁可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7:29

原文展示:

子夜春歌 其二
作者:于慎行 〔明代〕
春花浑欲笑,春鸟自成歌。
惆怅春皋上,含愁可奈何。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儿仿佛在笑,春天的鸟儿自然在歌唱。
在春天的草地上我感到惆怅,心中满是忧愁,不知该如何是好。

注释:

  • 春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浑欲笑:似乎在微笑,表现一种轻快的情态。
  • 春鸟:春天的鸟儿,常常与春天的欢快气氛相联系。
  • 惆怅:感到忧愁、失落。
  • 春皋:春天的草地或水边,常用以描绘春天的景象。
  • 含愁:心中怀有愁苦的情绪。
  • 奈何:无可奈何,表示无能为力。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春花和春鸟常见于古诗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于慎行(约1580-约1620),明代诗人,字逢吉,号不韦,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在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这首诗写于春天,正是描绘春天生机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子夜春歌 其二》以春天的花鸟作为开篇,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诗中的“春花浑欲笑,春鸟自成歌”,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如笑颜绽放,鸟儿欢快地歌唱,给人一种温暖而愉快的感受。然而,紧接着的“惆怅春皋上,含愁可奈何”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矛盾的情绪。尽管春天如此美好,诗人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惆怅与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诗中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种情感是普遍的,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但个体的内心却可能受到挫折与苦恼的困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花浑欲笑:春花绽放,仿佛在微笑,传递着春天的生机。
    • 春鸟自成歌:春鸟欢快地唱着歌,增强了春天的活力。
    • 惆怅春皋上:在春天的草地上,诗人感到一丝惆怅。
    • 含愁可奈何:心中充满愁苦,无奈的情感令人感伤。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花和春鸟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比: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事物面前常常感到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 春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 春鸟:象征着自由与欢乐。
  • 惆怅:代表内心的忧愁与失落。
  • 春皋:象征着宁静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花”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生机与美好
    • C. 孤独
  2. 诗人为何感到惆怅?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内心的无奈
    • C.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借代

答案

  1. B
  2. B
  3.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唐代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其侧重于宁静的氛围与人内心的和谐,而于慎行的这首诗则更多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愁苦,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完全享受的无奈。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相关查询

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秋暑午睡起汲泉洗面 秋夜不寐 其十九 春去 读梅宛陵诗集书后 其二 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 其一 沙湖舟行 即事戏作四首 其二 三月晦日 清平乐·天潢佳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携云挈雨 金字旁的字 面是心非 东南竹箭 糸字旁的字 沦堕 扣题 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伏灵 三顾草庐 巾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字挟风霜 淹灭 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科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