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4:58
九月梅
洒扫东篱具菊杯,
仙翁折送几枝梅。
绝怜绿萼才先去,
能与黄花作伴开。
造物定应无顷刻,
未霜早自有春回。
穷山似汝真何数,
幸被诗人拈出来。
这首诗描述了在九月的东篱,诗人准备了菊花杯,迎接仙翁送来的梅花。诗人对那绿萼梅花的珍惜之情油然而生,因它能在黄花盛开时分独自绽放。大自然的造物真是奇妙,早早就能迎来春天的气息,尽管秋霜尚未来临。穷山之中,如你这般的梅花真是稀有,幸好被诗人所欣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九月,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反映出当时文人追求自然美的情怀。
《九月梅》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潘牥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自然之美。诗的开头,诗人把自己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东篱的清扫与菊杯的准备,暗示着一种静谧的生活态度。随之而来的仙翁送梅,则引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怜爱,尤其是绿萼的早期绽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诗中提到“造物定应无顷刻,未霜早自有春回”,揭示出自然界的奇妙与时光的流转。梅花能在秋季盛开,代表着不屈的生命力,诗人似乎在感叹自然的无常与美好。最后两句“穷山似汝真何数,幸被诗人拈出来”,则是对梅花的赞美,认为其虽生于偏远之地,却因诗人的欣赏而显得格外珍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欣赏,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仙翁”指的是谁?
A. 神仙
B. 农夫
C. 诗人
D. 学者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未霜早自有__回”中,缺失的词是?
判断题:诗中描写的梅花是在春天盛开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