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寓淮阳驿二首

《寓淮阳驿二首》

时间: 2025-05-02 08:07:43

诗句

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

都是去年秋气味,谁知飘泊古淮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7:43

原文展示: 寓淮阳驿二首 一庭秋色高堂夜,半壁灯光短幌凉。 都是去年秋气味,谁知飘泊古淮阳。

白话文翻译: 整个庭院弥漫着秋夜的气息,高堂之上,夜色深沉。 半边的墙壁映着灯光,短小的窗帘透着凉意。 这一切都与去年秋天的气息相似, 谁能想到我如今漂泊在古老的淮阳。

注释:

  • 高堂:指高大的厅堂。
  • 短幌:短小的窗帘。
  • 飘泊:流浪,漂泊。
  • 古淮阳:指古代的淮阳地区,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作于张耒流寓淮阳时,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

创作背景: 张耒因政治斗争被贬至淮阳,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庭院和灯光,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凉爽的氛围。诗中的“一庭秋色”和“半壁灯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广阔而深邃,后者局部而温暖,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末句“谁知飘泊古淮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一庭秋色高堂夜”,以“秋色”点明时节,用“高堂夜”描绘出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
  • 次句“半壁灯光短幌凉”,通过“灯光”和“短幌”的细节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凉”字传达了秋夜的寒意。
  • 第三句“都是去年秋气味”,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的秋天,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末句“谁知飘泊古淮阳”,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当前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一庭秋色”与“半壁灯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秋气味”赋予秋天以人的情感,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意象分析:

  • 秋色:象征着成熟和收获,也代表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灯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在孤独的夜晚给人以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A. 高大的厅堂 B. 高耸的山峰 C. 高贵的身份 D. 高深的学问
  2. 诗中的“短幌”是什么意思? A. 短小的窗帘 B. 短暂的时光 C. 短促的声音 D. 短浅的见识
  3. 诗中的“飘泊”是什么意思? A. 流浪 B. 飘扬 C. 飘散 D. 飘渺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山居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晨见木稼作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 水调歌头 登六和塔 水调歌头 庆翰长生朝 水调歌头 忆王乐胜,或云其已下世 水调歌头·今夕复何夕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陪徐方虎先生水绘庵泛舟 水调歌头 碧琅玕书馆图 水调歌头(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凸轮 头眼 鱼质龙文 面红面赤 双人旁的字 性命关天 言字旁的字 吕武操莽 窃玉偷花 砣子 門字旁的字 包含传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函调 金瓶素绠 毋字旁的字 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