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54
早见沧海君,晚师黄石公。
力士不得力,驱使芒砀龙。
仁义以为椎,气盖百代雄。
一击函谷碎,再击乌江空。
从容一筹毕,全汉酬其功。
何乃不自知,而以留见封。
酂侯辱械系,淮阴叹藏弓。
彼皆为人役,讵敢望此翁。
辟谷岂其然,视世与谷同。
可怜商山老,亦堕子术中。
早年我曾见过沧海的君子,晚年又得以向黄石公学习。
力士如同失去力量,驱赶芒砀山的龙。
仁义像是锤子,气概覆盖了百代的英雄。
一击就能粉碎函谷关,再击则将乌江变得空荡荡。
从容应对一切,最终全汉都能酬谢他的功劳。
为什么他不自知,竟然甘愿被封留?
酂侯受辱,被锁在器械之中,淮阴则叹息藏匿弓箭。
他们都是为他人所驱使,岂敢奢望这位老翁。
辟谷(修炼)难道是这样的吗,眼看世道与谷物无异。
可怜商山的老者,也终究陷入了子术的困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廷瑞是宋代的诗人,风格多变,擅长用典,关注历史人物与自然的关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张子房》一诗写于当时政治动荡、英雄辈出的时代,诗人借古人之事,反思时局,探讨英雄的命运和自我价值。
《张子房》通过描写张良的事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开篇直接提到沧海与黄石公,暗示了张良的高远志向与深厚的政治智慧。接着,诗中通过“力士不得力”展现出英雄的无奈,张良虽然有才能,却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难以自拔。
全诗的节奏感与气势感相辅相成,诗人用“仁义以为椎,气盖百代雄”表达了仁德与气概的伟大,这不仅是对张良的评估,也是对历史上所有英雄的呼唤。最后几句则展现了一种无奈与悲凉,酂侯与淮阴的处境让人感到英雄的悲剧,尽管曾经辉煌,却终究难逃人间的奴役。
整首诗歌情感深邃,既有对英雄的崇敬,也有对命运的思索,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英雄的价值与命运,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诗人在歌颂张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悲剧命运的感伤,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石公”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智慧
C. 财富
诗中“仁义以为椎”中的“椎”指什么?
A. 锤子
B. 笔
C. 镰刀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英雄的辉煌
B. 英雄的悲剧命运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