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9:12
《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作者:皎然
后园堪寄赏,日日对春风。
客位繁阴下,公墙细柳中。
皎然坐看青嶂远,心与白云同。
韩章林暗花烟入,池深远水通。
杨秦卿井桃新长蕊,栏药未成丛。
仲文失姓松竹宜禅客,山泉入谢公。
皎然砌香翻芍药,檐静倚梧桐。
韩章外虑宜帘卷,忘情与道空。
杨秦卿楚僧招惠远,蜀客挹扬雄。
仲文失姓便寄柴桑隐,何劳访剡东。
后园是个好地方,适合赏春,天天感受春风的吹拂。
客人坐在繁茂的树荫下,公家的墙边细细的柳树中间。
我皎然坐着看远处的青山,心情与白云一样自由。
韩章的树林中,花儿在烟雾中隐约可见,池水深邃而通透。
杨秦卿家井边的桃花刚刚吐蕊,栏杆旁的药草还未成丛。
仲文失姓的松竹适合禅客,山泉流入谢公的庭院。
我在石阶上翻动香气四溢的芍药,屋檐下静静依靠着梧桐。
韩章外面似乎有些担忧,应该把帘子卷起,与道理无关。
杨秦卿的楚国僧人招请惠远,蜀地的客人仰慕扬雄。
仲文失姓的我便在柴桑隐居,何必去访剡东的山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字子端,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与友人韩武康在春日里相聚后亭时共同作的,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武康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后园的宁静与春风的温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通过“心与白云同”的意象,传达了内心的恬淡与自在。接下来,诗人提及好友的身世与成就,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与情谊。同时,诗中描绘的花、柳、桃等春天的元素,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更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最后,诗人提到隐居的理想,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适的生活态度,颇具唐代诗人的闲适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心情的比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仲文失姓”指的是哪位诗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皎然与王维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但皎然更注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友谊,而王维则多了一份清幽的禅意。